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三级,娇妻借朋友高h繁交h,久久男人av资源站,狠狠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2024年第47卷第5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4, 47(5).
    [摘要](148) [HTML](0) [PDF 3.25 M](309)
    摘要:
    2  目錄
    2024, 47(5).
    [摘要](133) [HTML](0) [PDF 1.18 M](362)
    摘要:
    3  間接型藥物性肝損傷:新類型與新挑戰(zhàn)
    李東良,周曉玲,敖秀蘭
    2024, 47(5):921-92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1
    [摘要](396) [HTML](0) [PDF 1.19 M](480)
    摘要:
    間接型藥物性肝損傷是由藥物的治療作用所引起的肝損傷,而不是因為藥物固有的肝毒性或免疫原性所導致的一類新型藥物性肝損傷(DILI)。目前臨床常見的間接型DILI主要有3種臨床表型,即免疫檢測點抑制劑相關肝損傷、藥物引起肝炎病毒再激活和藥物影響肝細胞代謝所致的脂肪肝或原有脂肪肝加重。由于間接型DILI是一類新型DILI,臨床對其認識不足,診治經(jīng)驗缺乏。尤其是隨著免疫檢測點抑制劑在臨床快速推廣應用,間接型DILI迅速增加,給臨床診斷和治療帶來更大的挑戰(zhàn)。因此,對間接型DILI常見類型的臨床特點、發(fā)病機制及診斷治療等研究進展等進行綜述,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4  抗甲狀腺藥物所致肝損傷的研究進展
    黃倩,方堅,阮梅,夏磊,李東良
    2024, 47(5):927-93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2
    [摘要](602) [HTML](0) [PDF 1.16 M](529)
    摘要:
    藥物治療是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主要治療方法,常用的抗甲狀腺藥物包括丙基硫氧嘧啶、甲巰咪唑及其前體藥物卡比馬唑。這些抗甲狀腺藥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損傷。雖然對抗甲狀腺藥物導致肝毒性的認識已超過70年,但是近年來仍有一些新的報道和闡述。對常見抗甲狀腺藥物導致肝損傷的發(fā)生率、臨床病理特點、作用機制以及預防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和分析,為臨床安全、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5  基于斑馬魚模型的中藥致肝臟毒性評價的研究進展
    原楊,尚悅,王鵬,樊慧蓉,侯文彬
    2024, 47(5):933-94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3
    [摘要](422) [HTML](0) [PDF 1.59 M](554)
    摘要:
    中藥的廣泛使用,提高了肝臟毒性發(fā)生風險。斑馬魚模型在肝臟毒性研究中顯現(xiàn)出較大潛力的同時,也面臨評價標準難以統(tǒng)一的問題。在使用斑馬魚進行藥物肝損傷檢測和評價之前應先明確其在不同生長階段的肝功能狀態(tài),利用斑馬魚胚胎和幼魚的通體透明的特點,以胚胎的孵化率、死亡率、畸形率作出初步的發(fā)育毒性判斷,以幼魚肝臟灰度值,肝臟面積大小,卵黃囊吸收程度作為藥物是否具有肝臟毒性的判斷標準,利用成魚肝臟容易分離的特點研究肝臟毒性的作用機制。檢測時可根據(jù)這些指標判斷斑馬魚肝臟發(fā)育階段,為其是否發(fā)生藥物肝損傷提供依據(jù),從而進一步提高臨床用藥安全性。綜述了不同發(fā)育時期斑馬魚評估中藥肝毒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進展,以期為后續(xù)中藥的肝臟毒性評價提供參考。
    6  他汀類藥物致藥物性肝損傷的研究進展
    李智,魏棟,萬梅緒,張燕欣,李智<,原景,李德坤,高磊,鞠愛春
    2024, 47(5):941-9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4
    [摘要](638) [HTML](0) [PDF 1.50 M](863)
    摘要:
    他汀類藥物調脂作用顯著,是一類較全面的調脂藥,能強效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心血管疾病預防和治療中應用廣泛。近年來,隨著他汀類藥物的廣泛應用,對其不良反應的研究也日趨深入。肝毒性是此類藥物產(chǎn)生的重要不良反應之一,他汀類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偶有藥物性肝損傷(DILI)發(fā)生,對他汀類藥物致DILI影響因素、相關機制及防治策略的研究進展進行總結,旨在為他汀類藥物臨床合理使用及DILI的預防提供依據(jù)。
    7  FDA對眼用制劑的質量研究要求及啟示
    王慧明,徐萍蔚,蕭惠來
    2024, 47(5):951-95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5
    [摘要](530) [HTML](0) [PDF 1.28 M](1238)
    摘要: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于2023年12月28日發(fā)布了題為"局部外用眼科藥品的質量考慮"的指導原則草案,對2023年10月發(fā)布的同名指導原則草案進行了修訂。該指導原則草案討論了用于眼內和眼周局部給藥的眼用產(chǎn)品,包括凝膠、軟膏、乳膏和液體制劑等劑型的眼用制劑的一些質量考慮,涵蓋質量研究中微生物學、可見顆粒物、可提取物和可浸出物、雜質和降解產(chǎn)物、穩(wěn)定性研究5個方面,并對容器密封系統(tǒng)(CCS)設計等提出了相關建議。詳細介紹FDA該指導原則草案主要內容,期望對該類藥物的研發(fā)和質量評價有所啟示。
    8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的鼓槌石斛素治療宮頸癌作用機制探討及實驗驗證
    周吉,郭振宇,李浩潁,黃巧,李桐,郭天瑤
    2024, 47(5):959-97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6
    [摘要](506) [HTML](0) [PDF 20.56 M](473)
    摘要:
    目的 采用網(wǎng)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方法,探究鼓槌石斛素治療宮頸癌的作用機制并進行體外實驗驗證。方法 通過中藥系統(tǒng)藥理學數(shù)據(jù)庫與分析平臺(TCMSP)、PharmMaper和SwissTarget Prediction平臺獲得鼓槌石斛素的預測靶點;在GeneCards、TTD、OMIM、Disgenet、Drugbank疾病數(shù)據(jù)庫篩選宮頸癌的潛在靶點;使用R軟件Venn包獲取鼓槌石斛素與宮頸癌的交集靶點基因,利用STRING網(wǎng)站與Cytoscape軟件獲取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wǎng)絡,篩得核心靶點,進行基因本體(GO)和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富集分析;運用Autodock Vina 1.1.2軟件和Pymol軟件進行鼓槌石斛素和核心靶點之間的分子對接和可視化分析。體外培養(yǎng)宮頸癌SiHa細胞,用0、50、100 μmol·L-1鼓槌石斛素處理細胞,采用MTT法、Transwell實驗分別檢測鼓槌石斛素對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的影響,Western blotting檢測鼓槌石斛素對PI3K/Akt/mTOR信號通路中p-PI3K、PI3K、p-Akt、Akt、mTOR關鍵蛋白的調控作用。結果 共得到79個鼓槌石斛素調控宮頸癌的潛在交集靶點,按照網(wǎng)絡拓撲分析中的度(degree)值篩選出HSP90AA1、ESR1、PIK3CA、mTOR、MAPK1、ABL1、PARP1等多個核心靶點;KEGG富集篩選出PI3K/Akt、Focal adhesion、細胞衰老、催乳素等30條信號通路;分子對接結果顯示,其中靶蛋白HSP90AA1、ESR1、PIK3CA、mTOR、MAPK1與鼓槌石斛素結合能絕對值較高,說明可能是鼓槌石斛素治療宮頸癌的作用位點。細胞實驗驗證表明,鼓槌石斛素處理SiHa細胞后,SiHa細胞增殖明顯減少(P<0.01),且與鼓槌石斛素的濃度呈現(xiàn)負相關,同時SiHa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下降。鼓槌石斛素處理SiHa細胞后,細胞中p-PI3K、Akt、p-Akt表達及p-PI3K/PI3K和p-Akt/Akt下調(P<0.05)。結論 鼓槌石斛素可通過多靶點、多通路發(fā)揮治療宮頸癌的作用,鼓槌石斛素可能通過抑制PI3K/Akt/mTOR信號通路的表達來影響宮頸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
    9  芒柄花素誘導肺癌細胞焦亡并抑制PD-L1介導的免疫逃逸
    張振勇,李肖,李保宏,鄒藝璇,劉君秋,陳子超,張振
    2024, 47(5):971-98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7
    [摘要](394) [HTML](0) [PDF 21.15 M](332)
    摘要:
    目的 探究芒柄花素抑制非小細胞肺癌(NSCLC) A549細胞的作用機制。方法 MTT法、細胞劃痕和克隆形成實驗考察芒柄花素(20~100 μmol·L-1)對A549細胞增殖、遷移和克隆形成的抑制作用;A549細胞預孵育芒柄花素24 h后,使用Hoechst 33342細胞核染色定位,加入經(jīng)過Dil標記的Jurkat細胞(人T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共培養(yǎng)30 min,使用激光共聚焦拍攝2種細胞的共定位圖像;建立A549-Jurkat細胞共培養(yǎng)模型,MTT和結晶紫染色法檢測芒柄花素對A549細胞活性的影響;試劑盒法檢測A549細胞線粒體膜電位(JC-1染色)和谷胱甘肽(GSH)水平探究芒柄花素對線粒體應激的誘導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考察芒柄花素對A549細胞線粒體應激后非經(jīng)典焦亡相關蛋白和PD-L1蛋白表達的影響。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芒柄花素顯著抑制A549細胞的增殖、遷移和克隆形成能力(P<0.01、0.001),增強細胞共培養(yǎng)模型中T細胞的募集和殺傷作用(P<0.01、0.001);芒柄花素可誘導A549細胞線粒體應激,誘導線粒體膜電位下降,顯著降低細胞GSH水平(P<0.05、0.01),顯著上調bcl-2相關x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穿孔素蛋白E (Gasdermin E)-N蛋白表達誘導細胞焦亡(P<0.01、0.001),同時顯著下調p-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 (Akt)、核因子κB (NF-κB)、細胞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蛋白表達抑制免疫逃逸(P<0.05、0.001)。結論 芒柄花素具有誘導NSCLC細胞焦亡并阻斷免疫逃逸的作用,其機制為一方面可通過誘導A549細胞線粒體應激,促進細胞焦亡招募T細胞,增強腫瘤免疫;另一方面抑制p-PI3K/Akt/NF-κB信號軸,進而降低PD-L1蛋白表達,抑制A549細胞免疫逃逸。
    10  基于RBL-2H3細胞和ICR小鼠過敏與類過敏疊加模型評價注射用血塞通(凍干)過敏與類過敏反應
    劉方美,張羽,湯書婉,符勝男,冷雪嬌,李存玉,鄭云楓,彭國平
    2024, 47(5):982-993.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8
    [摘要](354) [HTML](0) [PDF 17.28 M](437)
    摘要:
    目的 建立過敏和類過敏疊加的RBL-2H3細胞和ICR小鼠動物模型,對注射用血塞通(凍干)(XST)的過敏與類過敏反應進行評價研究。方法 體外以RBL-2H3細胞的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和組胺釋放率為評價指標,確定抗二硝基苯單克隆抗體(DNP-IgE)、DNP-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劑量及與C48/80(30 μg·mL-1)作用的最佳時間,篩選過敏和類過敏疊加模型的陽性條件,隨后考察XST (4、8、16 mg·mL-1)對細胞活力及與DNP-IgE/BSA疊加后對細胞脫顆粒的影響。體內以ICR小鼠為實驗對象,以(類)過敏反應癥狀分值及血漿中免疫球蛋白E (IgE)、組胺、5-羥色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 (VEGF-A)、末端補體復合物(SC5b-9)含量為評價指標,篩選卵蛋白(OVA,2.5、5.0、10.0 mg·kg-1)、C48/80(1、2、4 mg·kg-1)過敏-類過敏模型陽性條件,最后對XST (60、120、240 mg·kg-1)的致敏性及是否會產(chǎn)生過敏、類過敏反應進行評價。結果 體外細胞實驗最終確定400 ng·mL-1的DNP-IgE致敏后用50 ng·mL-1的DNP-BSA激發(fā)的同時與C48/80共同作用30 min作為過敏與類過敏疊加陽性組;16 mg·mL-1的XST與DNP-IgE/BSA聯(lián)合疊加時,與單給DNP-IgE/BSA或XST組比較均促進組胺和β-Hex的釋放(P<0.01)。體內小鼠實驗中5、10 mg·kg-1的OVA均會使小鼠體內IgE顯著升高,依據(jù)過敏樣反應分值和小鼠血漿內組胺、VEGF-A和SC5b-9含量最終確定5 mg·kg-1 OVA與1 mg·kg-1 C48/80建立疊加模型,耳、肺及支氣管組織中可見明顯的水腫及炎性細胞浸潤。單純的XST不會對小鼠致敏,但是與OVA介導的過敏反應疊加后,與單給DNP-IgE/BSA或XST組比較,會顯著提高血漿中內組胺、VEGF-A和SC5b-9水平(P<0.05、0.01),與建立的過敏-類過敏疊加模型表現(xiàn)出較好地一致性。結論 體外體內實驗均表明IgE介導的過敏反應和C48/80引起的類過敏反應會產(chǎn)生疊加作用,加劇過敏介質的釋放和免疫反應程度。同時此模型的建立也驗證了XST存在過敏與類過敏疊加現(xiàn)象,該模型可為中藥注射劑的臨床前安全性評價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11  2',4'-二羥基-3'-甲基-3-甲氧基查耳酮上調p21抑制人肝癌HepG2細胞的生長
    王龍燕,張云封,王柱國,譚鵬,魏雪嬌,李軍,胡仲冬
    2024, 47(5):994-100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09
    [摘要](358) [HTML](0) [PDF 8.61 M](345)
    摘要:
    目的 探討2',4'-二羥基-3'-甲基-3-甲氧基查耳酮(C20)對人肝癌HepG2細胞的體外抗腫瘤作用及其潛在的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CCK-8法、集落形成實驗、5-乙炔基-2'-脫氧尿苷(EdU)染色法檢測C20對人肝癌HepG2細胞增殖的影響;通過彗星實驗檢測C20(10 μmol·L-1)對HepG2細胞DNA損傷的影響;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C20(5、10 μmol·L-1)對HepG2細胞周期阻滯的影響;通過Hoechst染色和流式細胞術檢測C20(5、10 μmol·L-1)對HepG2細胞凋亡的影響。借助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C20(5、10 μmol·L-1)處理對HepG2細胞中與凋亡、DNA損傷、細胞周期阻滯相關蛋白表達水平的調控作用。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C20顯著抑制HepG2細胞的活力(P<0.001),給藥48 h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為7.937 μmol·L-1;5 μmol·L-1 C20能夠顯著抑制HepG2細胞的集落形成能力(P<0.01);EdU染色結果顯示5、10 μmol·L-1的C20能夠抑制人肝癌HepG2細胞的增殖能力;5、10 μmol·L-1的C20顯著誘導HepG2細胞G2/M期阻滯(P<0.001);5、10 μmol·L-1的C20顯著促進HepG2細胞凋亡(P<0.001),并顯著上調Caspas-3、Caspase-9以及PARP的剪切水平(P<0.01);10 μmol·L-1的C20能夠誘導HepG2細胞發(fā)生DNA損傷,并且5、10 μmol·L-1的C20顯著上調γH2AX、p21的蛋白水平(P<0.01)。結論 C20能夠造成HepG2細胞發(fā)生DNA損傷,上調p21蛋白水平,導致細胞G2/M期阻滯,并進一步誘發(fā)凋亡,發(fā)揮體外抗肝癌作用。
    12  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對傳統(tǒng)胎盤屏障模型屏障功能的影響及作用機制
    韓巧巧,王澤,郭宇竹,孫英輝,趙天宇,慈小燕,崔濤,傅鵬,伊秀林,閆鳳英
    2024, 47(5):1002-100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0
    [摘要](505) [HTML](0) [PDF 2.90 M](484)
    摘要:
    目的 通過構建體外胎盤屏障模型,研究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hUC-MSC)對傳統(tǒng)胎盤屏障模型功能的影響及其可能的分子機制。方法 將hUC-MSC、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和人滋養(yǎng)層細胞(HTR-8)共同培養(yǎng)于transwell中建立體外胎盤屏障模型,設置對照組(HUVEC+HTR-8)、forskolin組(HUVEC+HTR-8+forskolin)、MSC組(HUVEC+HTR-8+hUC-MSC)、MSC+forskolin組(HUVEC+HTR-8+hUC-MSC+forskolin),通過測量跨膜電阻值、熒光黃CH的滲透性以及P-糖蛋白(P-gp)的活性,評估各組體外胎盤屏障模型的功能;利用實時熒光定量PCR (qRT-PCR)和Westernblotting檢測各組體外胎盤屏障模型中P-gp、緊密連接蛋白5(Claudin-5)、閉合小環(huán)蛋白-1(ZO-1)、ZO-2、血小板-內皮細胞黏附分子(CD31)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利用LC-MS/MS檢測阿替洛爾、米諾地爾、美托洛爾3種滲透性工具藥透過各組體外胎盤屏障模型的表觀滲透系數(shù)(Papp),驗證模型的功能完整性。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forskolin、MSC、MSC+forskolin組的跨膜電阻值均顯著增高(P<0.05、0.001)、P-gp外排功能均增強、熒光黃的Papp值均顯著降低(P<0.05、0.01、0.001),且二者聯(lián)用后作用效果尤為顯著,表明該模型具備完整的屏障功能,且MSC+forskolin屏障功能最好;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forskolin組P-gp、ZO-1、ZO-2、CD31的表達顯著增加(P<0.05、0.01、0.001),MSC組P-gp、Claudin5、ZO-1和CD31的表達也顯著增加(P<0.05、0.01、0.001);聯(lián)合應用后,各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達水平均更顯著增加(P<0.01、0.001),表明hUC-MSC增強傳統(tǒng)胎盤屏障功能;與對照組相比,各實驗組的Papp值均降低,MSC+forskolin組3個工具藥均差異顯著,美托洛爾差異最顯著。結論 hUC-MSC通過增強傳統(tǒng)胎盤屏障模型中緊密連接蛋白和外排蛋白的表達,進一步增強了傳統(tǒng)胎盤屏障模型的屏障功能。
    13  基于膜片鉗技術的丹紅注射液對人誘導多能干細胞衍生心肌細胞電生理的影響研究
    于婷婷,丁懿寧,閻美卉,袁鑫,李森
    2024, 47(5):1010-1016.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1
    [摘要](434) [HTML](0) [PDF 3.57 M](437)
    摘要:
    目的 通過全細胞膜片鉗實驗,從心肌電生理層面探索丹紅注射液(DHI)治療烏頭堿誘導心律失常的可能機制。方法 基于人誘導多能干細胞衍生心肌細胞(hiPSC-CMs)膜片鉗技術,即時給藥并觀察烏頭堿不同濃度(3、9、27 μmol·L-1)對鈉通道、hERG鉀通道的抑制效果,進行造模條件的篩選;設置對照組、模型組(烏頭堿1 μmol·L-1長時間造模)、DHI (3、9、27 μL·mL-1)組,烏頭堿與DHI同時加藥,記錄動作電位幅度(APA)、放電頻率、動作電位幅度下降50 %時的時程(APD50)和動作電位幅度下降90 %時的時程(APD90),并以對照組為標準,計算相對值;設置對照組、模型組、DHI (3 μL·mL-1)組,烏頭堿與DHI同時加藥,觀察3~5 min,記錄鈉離子、hERG鉀離子、鈣離子電流密度。結果 給予即時藥物處理,3、9、27 μmol·L-1的烏頭堿對鈉電流的抑制率分別為17.94 %、31.07 %、60.67 %,對hERG通道的抑制率分別為5.02 %、10.59 %、28.59 %;在短期內給烏頭堿對hERG通道的抑制效果較為有限,而實際實驗中,長時間的高濃度烏頭堿孵育使鈉電流被完全抑制,導致離子通道功能受損,因此選擇烏頭堿1 μmol·L-1長時間給藥制備模型。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hiPSC-CMs相對APA、相對APD50和相對APD90顯著下降(P<0.01、0.001),相對放電頻率顯著升高(P<0.001);鈉電流在一定時間內減小,抑制率為30.18 %;hERG鉀電流明顯減小,抑制率為72.33 %;鈣電流明顯增大,電流增大191.35 %。與模型組比較,DHI 3、9、27 μL·mL-1組相對放電頻率顯著降低(P<0.05、0.001)、相對APD90顯著升高(P<0.05、0.01),3 μL·mL-1組相對APD50顯著升高(P<0.001);DHI組鈉電流、hERG鉀電流的減小及鈣電流的增大均有一定緩解。結論 DHI可能可以通過影響鈉、鉀、鈣通道來緩解烏頭堿導致的心律失常現(xiàn)象。
    14  達立通顆粒主要活性成分在正常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腸道組織中差異分布研究
    蘇艷,康安,趙巖,王曉霞,鄺振英,盛先杰,王廣基,阿基業(yè)
    2024, 47(5):1017-102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2
    [摘要](452) [HTML](0) [PDF 4.98 M](469)
    摘要:
    目的 研究達立通顆粒主要活性成分在正常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胃腸道組織中的分布差異。方法 采用夾尾刺激結合不規(guī)律飲食雙因素干預方法建立FD模型。12只大鼠(對照、模型各6只)用于FD模型驗證,進行胃、小腸排空實驗,HE染色后進行胃腸組織病理學觀察;36只大鼠(對照、模型各18只)用于胃腸道組織差異分布研究,禁食不禁水18 h,按22.4 g·kg-1劑量(8倍臨床等效劑量) ig給予達立通顆粒1次,于給藥后1、3、6 h收集各組大鼠的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結腸。應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四級桿/線性離子阱質譜(UPLC-QTRAP-MS/MS)法檢測各組織牡荊素-4''-O-葡糖苷、原阿片堿、黃連堿、小檗堿、甜橙黃酮、川陳皮素、桔皮素、去甲基川陳皮素、木香烴內酯、去氫木香內酯、原兒茶酸、傘形花內酯、木犀草苷、橙皮苷、木犀草素、柚皮素、橙皮素、白楊素含量,采用ACQUITY HPLCTMHSS T3(50 mm×2.1 mm,1.8 μm)色譜柱,柱溫為40℃,0.1 %甲酸水-乙腈為流動相,梯度洗脫,體積流量為0.3 mL·min-1,進樣量為2 μL。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體質量顯著降低(P<0.001),胃、小腸排空率顯著降低(P<0.001),十二指腸腸黏膜的緊密連接被破壞,但未出現(xiàn)胃腸組織的器質性病變,符合FD的病理特征。建立的UPLC-QTRAP-MS/MS方法中,各化合物線性關系良好,R2 ≥ 0.990 0。對建立的檢測方法進行專屬性、精密度與準確度、提取回收率、穩(wěn)定性和基質效應等方面的考察,均符合要求。各成分在對照和模型組大鼠胃腸道組織中濃度差異明顯,且在各組織中達到最高濃度的時間點差異較大,模型組出現(xiàn)達峰時間延后的現(xiàn)象;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胃組織中化合物的暴露水平降低,可能與FD引起胃腸道蠕動減慢有關。橙皮苷、橙皮素、柚皮素、原兒茶酸、去氫木香內酯、川陳皮素、去甲基川陳皮素、小檗堿和桔皮素在胃、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結腸中暴露水平較高,且在對照組和模型組中各時間點下的濃度差異較顯著。結論 經(jīng)方法學驗證,所建立的UPLC-QTRAP-MS/MS法靈敏、專屬性強、準確性高,適用于大鼠胃腸道組織中達立通顆粒主要活性成分的胃腸組織分布研究。達立通顆粒主要活性成分在正常和FD模型大鼠胃腸組織分布具有顯著性差異。
    15  基于代謝組學技術研究絞股藍總皂苷抑制tau蛋白過表達誘導的細胞損傷機制
    楊翠翠,程子昭,姜新海,胡朝英
    2024, 47(5):1030-1041.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3
    [摘要](529) [HTML](0) [PDF 5.29 M](416)
    摘要:
    目的 研究絞股藍總皂苷(GPs)對tau蛋白過表達細胞代謝的影響,探討GPs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的機制。方法 通過采用CRISPR/Cas9技術構建微管相關蛋白tau (MAPT)過表達N2a細胞系(MAPT細胞);用CCK-8法檢測GPs對N2a、MAPT細胞存活率的影響;體外培養(yǎng)N2a (對照組)、MAPT細胞(模型組),向MAPT細胞中加入GPs (50、100 μg·mL-1)進行干預,共同孵育24 h后收集細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術檢測總tau蛋白量水平;利用代謝組學技術檢測GPs對MAPT細胞內源性代謝產(chǎn)物的影響,明確差異代謝產(chǎn)物及通路。結果 50、100、200 μg·mL-1 GPs對N2a細胞活力無明顯影響;5、50、100、200 μg·mL-1 GPs對MAPT細胞活力無顯著性影響;與對照組相比,MAPT細胞內tau蛋白水平明顯增加(P<0.001);與模型組比較,50 μg·mL-1 GPs可明顯減少MAPT細胞內總tau蛋白含量(P<0.05);代謝組學結果顯示,按照差異代謝產(chǎn)物數(shù)量占比從高到底依次為脂質和類脂分子,有機酸及其衍生物,核苷、核苷酸和類似物等。通過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分析,差異代謝產(chǎn)物主要富集在核苷酸代謝、氨基酸合成、甘油磷脂代謝等通路。與模型組比較,給藥后參與甘油磷脂代謝通路的胞磷膽堿和磷脂酰膽堿水平顯著增加(P<0.001),甘油磷酰膽堿、甘油-3-磷乙醇胺水平顯著降低(P<0.001)。結論 GPs可以減少細胞內tau蛋白的異常過表達,通過增加胞磷膽堿和磷脂酰膽堿水平、減少甘油磷酰膽堿和甘油-3-磷乙醇胺水平調控甘油磷脂代謝通路。
    16  滋水清肝飲對脂多糖誘導的抑郁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對ERK/NF-κB通路的影響
    韓朝軍,袁詩宇,曹珊珊,汪丹,史磊磊,劉繼平,史永恒
    2024, 47(5):1042-105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4
    [摘要](350) [HTML](0) [PDF 10.43 M](268)
    摘要:
    目的 探討滋水清肝飲在應用脂多糖(LPS)制備的小鼠抑郁模型中的抗抑郁作用和潛在機制。方法 選取60只小鼠按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6組:對照組、模型組、鹽酸氟西汀組(陽性藥,10 mg·kg-1)和滋水清肝飲低、中、高劑量(8.835、17.670、35.340 g·kg-1)組,給藥14 d后,除對照組ip等量0.9 %的氯化鈉溶液外,其余各組均ipLPS (0.83 mg·kg-1),LPS注射結束24 h后,稱小鼠質量,并進行懸尾實驗和強迫游泳實驗;通過蘇木素-伊紅(HE)染色觀察小鼠海馬形態(tài)學改變;免疫熒光染色檢測海馬小膠質細胞標志物離子化鈣結合適配分子1(Iba-1)熒光強度;試劑盒法檢測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白細胞介素-6(IL-6)、5-羥色胺(5-HT)水平及小鼠海馬吲哚胺2,3-雙加氧酶1(IDO1)、犬尿氨酸(KYN)、5-HT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小鼠海馬組織中p-核因子κB (NF-κB)、p-細胞外調節(jié)蛋白激酶(ERK)蛋白表達。結果 與模型組相比,滋水清肝飲組小鼠體質量均有所回升(P<0.05);各給藥組小鼠的懸尾實驗和強迫游泳實驗不動時間顯著縮短(P<0.05、0.01);各給藥組海馬形態(tài)學轉好,海馬小膠質細胞標志物Iba-1表達顯著降低(P<0.05);滋水清肝飲中、高劑量組和鹽酸氟西汀組小鼠血清中的5-HT水平顯著增加(P<0.05),各給藥組血清SOD活力顯著增強(P<0.05),血清TNF-α、IL-6、IL-1β、MDA水平顯著降低(P<0.05、0.01);各給藥組小鼠海馬中IDO1、KYN水平顯著下降(P<0.05、0.01),滋水清肝飲中、高劑量組和鹽酸氟西汀組海馬中5-HT水平顯著上升(P<0.05、0.01);各給藥組海馬組織中p-ERK、p-NF-κB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0.05、0.01)。結論 滋水清肝飲顯著改善急性LPS小鼠的抑郁樣行為,其機制可能與抑制ERK/NF-κB通路、降低IDO1水平、改善神經(jīng)炎癥有關。
    17  復方澤漆沖劑含藥血清調控PI3K/Akt/NF-κB通路與NLRP3炎癥小體緩解銀屑病細胞模型損傷作用機制研究
    吳敏,王久香,劉濤峰,劉小平,曹宇,章緯,汪長中
    2024, 47(5):1051-106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5
    [摘要](361) [HTML](0) [PDF 4.21 M](468)
    摘要:
    目的 探討復方澤漆沖劑含藥血清對銀屑病細胞模型PI3K/Akt/NF-κB通路及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相關蛋白3(NLRP3)炎癥小體的調控作用以闡明該藥對銀屑病的干預機制。方法 制備復方澤漆沖劑大鼠含藥血清,體外以10 ng·mL-1的角質形成細胞生長因子(KGF)刺激人永生化角質形成細胞系HaCaT建立銀屑病細胞模型,將細胞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及復方澤漆沖劑5 %、10 %、20 %含藥血清組,CCK-8法檢測不同體積分數(shù)含藥血清作用于HaCaT細胞0、24、48、72 h時的細胞活力,確定復方澤漆沖劑含藥血清最佳體積分數(shù)及作用時間。體外以10 ng·mL-1的KGF刺激HaCaT細胞建立銀屑病細胞模型,以siRNA基因沉默HaCaT細胞NLRP3,將細胞分為對照組、模型組、10 %含藥血清組、si-NLRP3-NC組(質粒陰性對照)、si-NLRP3組,CCK-8法檢測復方澤漆沖劑含藥血清對銀屑病模型細胞相對活力的影響;ELISA檢測含藥血清干預后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17α、IL-23、IL-8和趨化因子配體(CXCL)1、CXCL2的分泌水平及乳酸脫氫酶(LDH)釋放量;實時熒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凋亡相關斑點樣蛋白(ASC)、磷脂酰激醇激酶(PI3K)、絲氨酸/蘇氨酸激酶(Akt)、核因子-κB (NF-κB)的mRNA表達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NLRP3、Caspase-1、ASC、p-PI3K、p-Akt、p-NF-κB、cleaved-Caspase-1、Gasdermin D (GSDMD)的蛋白表達水平;免疫熒光檢測p-PI3K、p-Akt、p-NF-κB、ASC、Caspase-1的表達與分布。結果 10 %復方澤漆沖劑含藥血清及作用48 h為含藥血清最佳作用體積分數(shù)和時間;在KGF刺激HaCaT細胞增殖的銀屑病細胞模型中,與對照組比較,IL-17α、IL-23、IL-1β、IL-8和CXCL1、CXCL2的分泌水平升高,LDH釋放量顯著升高;與模型組相比較,10 %復方澤漆沖劑含藥血清干預48 h后,銀屑病細胞模型中IL-17α、IL-23、IL-1β、IL-8和CXCL1、CXCL2表達顯著降低,LDH釋放量顯著下降;NLRP3、ASC、Caspase-1PI3K、Akt、NF-κB的mRNA表達水平也有所降低;含藥血清處理后,NLRP3、Caspase-1、ASC、p-PI3K、p-Akt、p-NF-κB、cleaved-Caspase-1、GSDMD的蛋白表達水平下降明顯,p-PI3K、p-Akt、p-NF-κB、ASC、Caspase-1的表達與分布也有所減少。結論 復方澤漆沖劑含藥血清通過下調PI3K/Akt/NF-κB信號通路及NLRP3炎癥小體發(fā)揮對銀屑病細胞模型的干預作用。
    18  鼻咽清毒顆粒對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癥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王曉菲,王萌萌,徐旭,楊冰,石子葉,郭景玥,王麗,牛玉清,岳鈺銘,田成旺,張鐵軍,李楚源,李鵬,楊洪軍
    2024, 47(5):1063-107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6
    [摘要](471) [HTML](0) [PDF 9.40 M](501)
    摘要:
    目的 觀察鼻咽清毒顆粒(BQG)對放療引起大鼠口腔黏膜損傷的保護作用,并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方法 采用FAT細胞皮下注射法,建立F344大鼠種植瘤模型。F344大鼠分為對照組、對照放射組、模型組、BQG低、中、高劑量(1、2、4 g·kg-1)組。除對照組外,各組動物進行X線照射,放射劑量為10 Gy·d-1,連續(xù)5 d。BQG 3個劑量組于第1天造模后進行藥物干預,每天ig給藥1次,連續(xù)28 d;其余3組給予等體積的蒸餾水。每日對各組大鼠進行一般觀察,定期進行稱重。末次給藥后24 h處死大鼠,采集各組大鼠口腔黏膜及血漿,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大鼠血漿中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檢測口腔黏膜NF-κB p65、p-P65、MAPK、ERK、p-ERK等蛋白表達情況,并對其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 BQG低、中、高劑量組均能提高大鼠體質量增長率;BQG各給藥組能顯著降低口輕黏膜組織中IL-6、IL-1β、TNF-α水平(P<0.05、0.01);與模型組比較,BQG各給藥組MAPK蛋白表達顯著降低,p-p65/p65,p-ERK/ERK比值顯著降低(P<0.05、0.01)。結論 BQG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具有修復作用,其可能通過調控NF-κB/MAPK/ERK信號通路,降低口腔黏膜炎癥因子水平相關。
    19  多格列艾汀、二甲雙胍與利格列汀的藥品綜合評價
    高媛,閻偉,趙廷,邱博,李雪靖,李從欣
    2024, 47(5):1071-107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7
    [摘要](1040) [HTML](0) [PDF 1.29 M](1049)
    摘要:
    目的 對多格列艾汀、二甲雙胍和利格列汀進行臨床綜合評價,為醫(yī)療機構遴選藥品提供依據(jù)。方法 依據(jù)《中國醫(yī)療機構藥品評價與遴選快速指南(第二版)》,從藥學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經(jīng)濟性和其他屬性方面進行評分,根據(jù)評分結果,提出推薦意見。結果 多格列艾汀、二甲雙胍和利格列汀最終得分分別為77.0、72.3、76.2分,均強推薦進入醫(yī)療機構采購目錄或保留使用。3種藥物均是口服降糖藥物,在治療2型糖尿病方面各有優(yōu)勢,二甲雙胍是經(jīng)典藥物,在許多指南中受到一級推薦;多格列艾汀作為新藥,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有優(yōu)勢,在降糖的同時可改善患者β細胞功能;利格列汀作為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的推薦藥物,無需依據(jù)患者肝腎功能調整用藥劑量。結論 多格列艾汀、二甲雙胍和利格列汀在不同屬性中各有優(yōu)勢,本次藥品遴選可為醫(yī)療機構提供循證依據(jù)。
    20  布瓦西坦致兒童不良反應的文獻分析
    馬勝男,范宏光,張建紅,史海雯,李昌軍
    2024, 47(5):1079-108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8
    [摘要](392) [HTML](0) [PDF 1.22 M](504)
    摘要:
    目的 分析布瓦西坦致兒童不良反應(ADR)的一般規(guī)律及特點,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以"布瓦西坦" "布立西坦" "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等為中文檢索詞,以"Brivaracetam" "adverse reaction" "adverseeffects""ADR "和" side effect"等為英文檢索詞,對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庫(Wanfang Data)、維普生物醫(yī)學數(shù)據(jù)庫(VIP)、PubMed、Web of Sciene和Embase等數(shù)據(jù)庫進行文獻檢索,檢索時限均為數(shù)據(jù)庫建庫起至2024年1月31日。對納入研究患者性別、年齡、用藥情況、聯(lián)合用藥、ADR臨床表現(xiàn)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共納入文獻13篇,納入病例849例,其中男性458例(53.9 %)、女性391例(46.1 %),ADR共累及6個系統(tǒng)/器官,以神經(jīng)系統(tǒng)(39.22 %)和精神疾病(31.86 %)為主,包括嗜睡、癲癇發(fā)作惡化、抽搐、易怒、攻擊性、精神運動機能亢進、行為問題等。大多數(shù)ADR是可逆且預后良好的,但仍有部分患者在進行干預治療后產(chǎn)生了不良結局,甚至死亡。結論 布瓦西坦可致兒童嚴重ADR的發(fā)生,臨床應關注該藥的合理使用,加強用藥監(jiān)護和隨訪,以確?;颊吲R床用藥安全。
    21  硫酸特布他林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觀察
    趙海霞,張葵,王立娟,巨建云,冷安明
    2024, 47(5):1086-109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19
    [摘要](402) [HTML](0) [PDF 1.57 M](461)
    摘要:
    目的 探討硫酸特布他林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收治的90例AECOPD患者,根據(jù)用藥方案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n=45),兩組均遵照診治指南內的基礎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采用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試驗組在對照組的用藥方案上加用硫酸特布他林吸入粉霧劑,兩組均連續(xù)用藥7 d;對比兩組臨床癥狀恢復時間,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肺功能指標、血清炎癥因子、氣道重塑指標,記錄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結果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5.56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00 %(P<0.05);試驗組高熱、胸悶、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量表(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AT評分均較本組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占預計值(FEV1)、呼氣流量峰值占預計值(PEF)、FEV1/用力肺活量(FVC)、25 %肺活量最大呼氣流量(25 % MEF)均較本組治療前顯著改善(P<0.05),且試驗組改善效果較對照組更明顯(P<0.05)。治療前,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白細胞介素(IL)-6、IL-8、嗜酸性粒細胞(EOS)及氣道重塑指標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試驗組各項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時的不良反應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 硫酸特布他林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治療老年慢阻肺加重期取得較好效果,能提高患者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癥表達,改善其氣道重塑,值得臨床應用。
    22  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對冠心病射血分數(shù)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無創(chuàng)心功能指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瓊,許丹焰
    2024, 47(5):1093-109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0
    [摘要](364) [HTML](0) [PDF 1.28 M](474)
    摘要:
    目的 觀察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對冠心病射血分數(shù)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N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NT-proBNP)、無創(chuàng)心功能相關指標、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量評分(MLHFQ)的影響。方法 選擇128例2021年12月-2023年2月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yī)院心內科住院的HFpEF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最終納入對照組60例、試驗組61例。對照組予常規(guī)抗心衰治療,試驗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每次5.2 g,用25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或0.9 %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每日1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 d。觀察兩組治療前后NT-proBNP、無創(chuàng)心功能相關指標、MLHFQ水平變化及安全性。結果 干預7 d后,試驗組NT-proBNP水平、無創(chuàng)心功能指標中的射血前期(PEP)、MLHFQ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可改善HFpEF患者的NT-proBNP、無創(chuàng)心功能指標PEP和MLHFQ評分,且未見明顯臨床不良反應,可用于治療冠心病HFpEF患者。
    23  克立硼羅軟膏治療特應性皮炎的系統(tǒng)評價
    崔宏,蔡秋晗,李梅芳,邢冰冰
    2024, 47(5):1100-111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1
    [摘要](928) [HTML](0) [PDF 2.11 M](810)
    摘要: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克立硼羅軟膏治療特應性皮炎(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檢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Wanfang Data)、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服務系統(tǒng)(SinoMed)、中華醫(yī)學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Yiigle),系統(tǒng)收集建庫至2024年1月30日發(fā)表的克立硼羅軟膏治療特應性皮炎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由2名研究者獨立篩選、提取信息,通過Review Manager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所形成的證據(jù)體使用GRADE系統(tǒng)進行證據(jù)質量評估。結果 共納入11項RCTs,包括2 789例AD患者。Meta分析顯示:與安慰劑或空白治療比較,克立硼羅軟膏可提高研究者靜態(tài)總體評分成功率[RR=1.52,95 % CI (1.28,1.80),P<0.000 01]和緩解率[RR=1.43,95 % CI (1.27,1.62),P<0.000 01],降低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shù)(EASI)評分[MD=-2.44,95 % CI (-4.15,-0.73),P=0.005],緩解瘙癢,增加無復發(fā)維持時間,減少復發(fā)次數(shù);與陽性對照相比,具有更高的疾病療效愈顯率[RR=1.80,95 % CI (1.33,2.43),P=0.000 1],可提高生活質量;與一線藥物聯(lián)合使用對比單獨使用一線治療藥物,聯(lián)合治療組具有更高的疾病療效愈顯率[RR=1.23,95 % CI (1.03,1.48),P=0.02],較高的EASI評分變化值[MD=-2.11,95 % CI (-3.13,-1.10),P<0.000 1],可緩解瘙癢,提高生活質量。安全性方面,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給藥部位的局部反應,如給藥部位刺激、疼痛、瘙癢、變色、感覺異常等,多數(shù)為輕度、中度反應,預后較好。結論 克立硼羅軟膏可緩解AD疾病嚴重程度,緩解瘙癢,提高生活質量,病情穩(wěn)定后以小劑量長期維持治療可減少AD復發(fā);在兒童、成人群體中應用耐受性較好,臨床使用時應關注給藥部位的異常局部反應。
    24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金匱要略》“下瘀血湯”研究熱點分析
    王乘御,胡靜
    2024, 47(5):1111-112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2
    [摘要](424) [HTML](0) [PDF 3.18 M](451)
    摘要:
    目的 通過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金匱要略》"下瘀血湯"相關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探索該領域未來的研究趨勢和熱點。方法 選取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萬方數(shù)據(jù)知識服務平臺(Wanfang Data)、維普中文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VIP)作為數(shù)據(jù)來源,以"下瘀血湯"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運用VOS viewer、Cite Space (6.1.R3)和Excel軟件,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23年12月31日,對相關文獻的關鍵詞頻次及其聚類進行分析。結果 共篩選出321篇相關文獻用于文獻發(fā)表量及被引頻次變化趨勢分析,共篩選出267篇相關文獻用于關鍵詞聚類分析。自1978年起,關于"下瘀血湯"的文獻發(fā)表呈現(xiàn)波動趨勢,分別在1995年、2007年和2012年達到高峰。涉及9類關鍵詞聚類,共計25個關鍵詞頻繁出現(xiàn)。結論 9類關鍵詞聚類可分為從《金匱要略》原文出發(fā)的下瘀血湯的基礎理論探討、下瘀血湯的臨床應用及加減用藥、下瘀血湯的現(xiàn)代作用機制研究3個研究方向。其中以中醫(yī)學"血瘀證"的科學內核、子宮內膜異位癥、藥流不全、肺纖維化、肝癌、中藥炮制、方劑劑型等方面為最新的中文研究熱點。
    25  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抗病毒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吳芳芳,劉靈杰,譚梔恩,張孟麗,歐敏,龍立活,陸納
    2024, 47(5):1121-1130.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3
    [摘要](1009) [HTML](0) [PDF 1.36 M](1126)
    摘要:
    連花清瘟膠囊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熱的功效,臨床用于治療流行性感冒屬熱毒襲肺證,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國家診療方案、各省治療方案推薦的中成藥。從藥理作用以及臨床應用兩個方面來總結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抗新型冠狀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腸道病毒、皰疹病毒等的研究進展,以期對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抗病毒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有新的認識,從而更好地推進其抗病毒的深入研究,更加合理地應用于臨床。
    26  預知子化學成分、抗消化系統(tǒng)腫瘤藥理作用及其藥對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江順,郭瑩瑩,趙利軍,劉明,邱振鵬,李洪亮,汪選斌
    2024, 47(5):1131-1145.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4
    [摘要](504) [HTML](0) [PDF 1.56 M](695)
    摘要:
    預知子(Akebiae Fructus)是武當特色中藥,具有抗炎、抗菌、抗腫瘤、抗抑郁等多種藥理作用。主要含有三萜皂苷類、綠原酸類等化學成分,在臨床使用中多以復方的形式治療肝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種腫瘤,尤其是對于消化系統(tǒng)腫瘤,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結合國內外文獻對預知子的化學成分、抗消化道腫瘤的藥理作用及相關機制、在臨床上常用的藥對配伍組合進行了歸納總結,以期對明確預知子發(fā)揮藥理作用的有效成分提供一定參考。對抗消化道腫瘤藥理及作用機制的歸納總結,有望對今后預知子抗消化道腫瘤作用機制的深入研究起到一定幫助作用。預知子在臨床上常以復方的形式發(fā)揮治療作用,而藥對為復方的基本構成單位,對預知子臨床上常用藥對的歸納總結可為復雜的復方研究提供基礎以及對預知子的臨床使用提供一定參考。
    27  間充質干細胞來源外泌體的分離及貯存方法研究進展
    高雪,慈小燕,張英馳,閆鳳英
    2024, 47(5):1146-1152.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5
    [摘要](466) [HTML](0) [PDF 1.19 M](855)
    摘要:
    間充質干細胞來源外泌體(MSCs-Exo)近年來成為替代間充質干細胞發(fā)揮治療作用的研究熱點,良好的外泌體分離和貯存方法是保障獲得的外泌體具有穩(wěn)定的質量和可重復的關鍵,也是臨床轉化的前提。外泌體具有多種分離方式,包括國際金標準的超速離心法,改良后的蔗糖密度梯度離心法、超濾法以及微流控技術等。貯存溫度和貯存介質是影響外泌體生物學完整性的主要因素。結合當下MSCs-Exo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分離和貯存條件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轉化研究提供參考。
    28  二氫槲皮素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劉欣宇,王艷,陳大忠
    2024, 47(5):1153-1159.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6
    [摘要](2655) [HTML](0) [PDF 1.23 M](2909)
    摘要:
    二氫槲皮素是從植物中提取的類黃酮類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具有抗腫瘤(肝癌、肺癌、乳腺癌、直結腸癌、胃癌、骨癌、宮頸癌)、抗炎、抗氧化、抗纖維化、抗過敏、抗細胞凋亡和抗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目前對二氫槲皮素在抗氧化、抗炎、抗纖維化和抗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比較完善,但缺乏抗病毒和抗腫瘤方面的藥理研究總結。就近年來國內外對二氫槲皮素的藥理作用(尤其是抗腫瘤活性)的相關文獻進行歸納總結,以期為后續(xù)研究和進一步藥用開發(fā)提供依據(jù)。
    29  人源腫瘤異種移植模型在罕見癌癥中的應用進展
    陳誠,曹保紅
    2024, 47(5):1160-1168. DOI: 10.7501/j.issn.1674-6376.2024.05.027
    [摘要](443) [HTML](0) [PDF 1.21 M](521)
    摘要:
    隨著早期診療、靶向藥物和免疫療法的普遍應用,大部分常見癌癥的5年生存率都有較明顯的提升。相比于常見癌癥,罕見癌癥由于其發(fā)病率較低,長期缺乏足夠的關注度。然而,基于龐大的人口總數(shù),罕見癌癥的發(fā)病數(shù)依然是不容忽視的,但有效治療手段的缺失使得罕見癌癥患者的預后不佳。罕見癌癥的研究難點之一在于癌種群體分散,樣本量較小,難以進行相關的臨床研究。而患者來源的異種移植模型可有效保存患者樣本,高度模擬原發(fā)腫瘤,是研究罕見癌癥的有利工具。就罕見癌癥的概念和人源腫瘤異種移植模型在不同類別的罕見癌癥如腺樣囊性癌、膽管癌、肛管癌、惡性間皮瘤、罕見婦科癌癥、睪丸癌、黑色素瘤、惡性胚胎腫瘤、脊索瘤、胃腸胰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腎上腺皮質癌、膠質母細胞瘤、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的應用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探索罕見癌癥發(fā)病機制及開發(fā)更具有前景的抗罕見癌癥藥物提供參考。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

    您是第位訪問者
    藥物評價研究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津備案:津ICP備13000267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津)-非經(jīng)營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