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三级,娇妻借朋友高h繁交h,久久男人av资源站,狠狠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2022年第37卷第6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2, 37(6):0-0.
    [摘要](209) [HTML](0) [PDF 3.50 M](1221)
    摘要:
    2  目錄
    2022, 37(6):0-0.
    [摘要](260) [HTML](0) [PDF 693.18 K](1605)
    摘要:
    3  白頭翁皂苷B4對咪喹莫特誘導的小鼠銀屑病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李佶朗,苑仁祎坤,王琴琴,奉建芳,高紅偉,楊世林
    2022, 37(6):1169-117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1
    [摘要](1010) [HTML](0) [PDF 1.06 M](1494)
    摘要:
    目的 考察白頭翁皂苷B4對咪喹莫特誘導的銀屑病模型小鼠的炎癥及免疫相關指標的影響,探討其對小鼠銀屑病的治療作用及其機制。方法 將56只BALB/c小鼠隨機分成對照組,模型組,阿維A膠囊組(6 mg/kg),白頭翁皂苷B4低、中、高劑量(5、10、20 mg/kg)組,白頭翁皂苷B4乳膏組(20 mg/kg),每組各8只。通過局部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誘導小鼠銀屑病模型,各組小鼠口服或涂抹相應藥物,14 d后通過銀屑病皮損面積及嚴重程度評分(PASI)評價小鼠皮損程度;HE染色觀察皮膚組織病理學形態(tài);血常規(guī)檢測血液中免疫細胞的變化;酶聯免疫吸附試劑(ELISA)檢測小鼠皮膚中白細胞介素(IL)-6、IL-12、IL-17、IL-1β的水平。結果 與模型組相比,阿維A膠囊組,白頭翁皂苷B4 5、10、20 mg/kg組,白頭翁皂苷B4乳膏組小鼠皮損組織棘層厚度減小,真皮層炎癥細胞浸潤減少,PASI評分、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及皮膚組織中IL-6、IL-12、IL-17、IL-1β的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結論 白頭翁皂苷B4對5%咪喹莫特誘導小鼠銀屑病皮損具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IL-6、IL-12、IL-17、IL-1β等細胞因子表達發(fā)揮治療作用。
    4  胃復春膠囊通過NF-κB信號通路誘導胃癌細胞凋亡并抑制胃癌細胞轉移作用
    祁大慶,陳琳慧,潘海春,萬林春
    2022, 37(6):1175-118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2
    [摘要](770) [HTML](0) [PDF 1.15 M](2362)
    摘要:
    目的 研究胃復春膠囊對人胃癌細胞株MKN-49P的作用,為胃復春膠囊在抗消化道腫瘤方面的應用提供新的依據。方法 將SD大鼠隨機分為2組,即對照組、胃復春膠囊組。胃復春膠囊組取膠囊內容物,以生理鹽水混懸,按300 g/(kg·d)劑量ig給藥,對照組大鼠ig 2 mL生理鹽水,共5 d。末次給藥后2 h,在無菌條件下,ip 10%水合氯醛(350 mg/kg)麻醉,腹主動脈取血,分離血清,經滅活處理后,置于—20℃冰箱保存?zhèn)溆?。用不同質量濃度(0、2.5、5、10、20、30、50、80、100 μg/mL)的胃復春膠囊含藥血清處理MKN-49P細胞,采用MTT法檢測細胞活力。加入各質量濃度(25、50、100 μg/mL)胃復春膠囊含藥血清,流式細胞術Annexin V/PI雙染色檢測細胞凋亡情況,Hoechst染色法檢測細胞形態(tài),細胞劃痕實驗測定細胞的遷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信號傳導與轉錄激活因子(STAT)蛋白、核轉錄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及與細胞凋亡相關的蛋白表達情況。結果 胃復春膠囊含藥血清能夠劑量和時間相關地降低MKN-49P細胞的活力,并可誘導MKN-49P細胞凋亡。Hoechst染色顯示細胞膜通透性增強;細胞劃痕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0 μg/mL)相比,不同濃度胃復春膠囊含藥血清(25、50、100 μg/mL)可濃度相關性地抑制MKN-49P細胞的遷移。MKN-49P細胞經過25、50、100 μg/mL胃復春膠囊含藥血清分別處理24 h后,MKN-49P細胞中STAT3的磷酸化減弱,NF-κB信號通路相關的蛋白表達量下調,抗凋亡蛋白表達量下降而促凋亡蛋白表達量增加。結論 胃復春膠囊含藥血清能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并顯著降低細胞遷移能力,其作用機制推測與NF-κB信號通路有關。
    5  牛樟葉總多糖對慢性酒精性肝損傷大鼠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張蓓,曾榕榕,萬永艷,徐宏,梁學政
    2022, 37(6):1182-118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3
    [摘要](947) [HTML](0) [PDF 1.20 M](1359)
    摘要:
    目的 研究牛樟葉總多糖對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與機制。方法 60只雄性大鼠按體質量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10.944 mg/kg)組及牛樟葉總多糖高、中、低劑量(50.0、37.5、25.0 mg/kg)組。對照組和模型組給予蒸餾水,其余各組給予不同劑量藥物。給藥0.5 h后,除對照組外,其余各組均ig體積分數為56%紅星二鍋頭,共給藥8周。采用蘇木精-伊紅(HE)染色觀察各組肝組織形態(tài)及結構的變化,測定各組大鼠血清白細胞介素-1β(IL-1β)、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丙氨酸基轉移酶(ALT)、谷氨酸基轉移酶(AST)、三酰甘油(TG)及肝組織勻漿液中IL-1β、IL-6、TNF-α、谷胱甘肽(GSH)水平。免疫組織化學法測定大鼠肝臟沉默信息調節(jié)因子1(SIRT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表達水平。蛋白質印跡法測定肝組織SIRT1、AMPKα、p-AMPKα、甾醇調節(jié)元件結合蛋白1c(SREBP1c)水平。結果 病理切片結果表明,牛樟葉總多糖能改善大鼠肝組織病理變化。與模型組相比,牛樟葉總多糖各劑量組IL-1β、IL-6、TNF-α、TG、ALT、AST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GSH水平明顯升高(P<0.05)。牛樟葉總多糖可提高SIRT1表達及AMPKα的磷酸化水平。結論 牛樟葉總多糖對慢性酒精性肝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機制可能與抗氧化應激、抑制炎癥反應、調節(jié)SIRT1/AMPK信號通路有關。
    6  網絡藥理學聯合GEO測序數據和分子對接探索大黃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機制
    鄧弘揚,魏豐賢,馬尚賢,韓偉,王滿才,徐小東,張有成
    2022, 37(6):1189-119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4
    [摘要](1274) [HTML](0) [PDF 1.20 M](3000)
    摘要:
    目的 利用網絡藥理學聯合GEO測序數據、分子對接技術探索大黃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潛在作用機制。方法 借助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DrugBank、PharmMapper、TTD、CTD數據庫獲取大黃素作用靶點,通過GeneCards、OMIM、DrugBank、CTD數據庫以及GSE194331數據集差異分析結果獲取急性胰腺炎疾病靶點,二者取交集得到大黃素治療急性胰腺炎靶點。使用String數據庫和Cytoscape軟件構建靶點蛋白互作網絡,R軟件ClusterProfiler包對靶點功能富集分析,Cytoscape的CytoNCA插件篩選核心靶點。使用PyMOL和Autodock軟件進行分子對接和結果可視化。結果 大黃素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潛在作用靶點有246個,主要涉及脂質與動脈粥樣硬化、P13K-AKT信號通路、FoxO信號通路、HIF-1信號通路以及IL-17信號通路等。其中20個核心靶點與大黃素均有結合潛力,CTNNB1、HIF1A和IL1B等9個靶點與大黃素有良好的結合潛力。結論 大黃素通過多靶點、多通路發(fā)揮治療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7  基于網絡藥理學及分子對接探討生姜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作用機制
    袁雪梅,羅豐,李春香,熊鴻,馬武開,姚血明
    2022, 37(6):1196-120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5
    [摘要](1214) [HTML](0) [PDF 1.21 M](1683)
    摘要:
    目的 基于網絡藥理學方法探討生姜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RA)的可能分子作用機制。方法 通過TCMSP平臺篩選生姜主要活性成分,利用UniProt數據庫將相應靶點蛋白名稱進行轉化為基因名,經Cytoscape 3.8.2軟件構建網絡圖;在GeneCards數據庫、OMIM數據庫、TTD數據庫中檢索“rheumatoid arthritis”,獲取RA疾病靶點,制作韋恩圖獲取生姜藥物成分和RA共同靶點,并進行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絡分析、基因本體論(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分析。利用分子對接技術預測有效成分與靶點的潛在結合活性。結果 獲取生姜5個成分及55個潛在靶點,RA疾病4 836個相關靶點,生姜與RA共同靶點26個,PPI網絡中自由度靠前的3個靶點基因為前列素內環(huán)氧化物合成酶2(PTGS2)、轉錄因子AP-1(J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分別得到185個結果和59條信號通路。結論 生姜治療RA具有多成分、多靶點效應,并涉及多條信號通路,這可能通過PTGS2、JUN、CASP3等靶點調控炎癥反應、免疫調節(jié)作用治療RA。
    8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探討三七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作用機制
    常裕紳,院一蔚,朱亮亮,葉子豐,鐘秀遠,匡建軍
    2022, 37(6):1203-121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6
    [摘要](821) [HTML](0) [PDF 1.23 M](2813)
    摘要:
    目的 運用網絡藥理學方法和分子對接技術預測三七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潛在靶點及作用機制。方法 在TCMSP數據庫篩選三七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點,構建三七“活性成分–靶點”網絡。在GeneCards、OMIM數據庫檢索腰椎間盤突出癥相關靶點,取藥物與疾病交集靶點,利用String數據庫構建蛋白互作(PPI)網絡,通過Cytoscape 3.8.2軟件構建“成分–靶點–疾病”網絡圖,并使用R軟件進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號通路富集分析。MOE軟件對有效成分與潛在靶點作分子對接驗證。結果 共篩選三七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有效活性成分8個、有效藥物靶點33個,其中前列腺素內過氧化物合酶、半胱氨酸蛋白酶-3、基質金屬蛋白酶9、細胞趨化因子2等靶點基因可能起著關鍵作用。GO富集分析選取43個條目,主要包括對脂多糖的反應、對細菌來源分子的反應等生物過程;膜筏、膜微區(qū)等細胞組分;內肽酶活性、細胞因子受體結合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獲得了涉及炎癥、細胞凋亡、代謝、免疫、腫瘤等102個條目,其中IL-17信號通路起著關鍵作用。分子對接結果表明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與核心靶點有較強的結合能力。結論 三七通過多途徑、多靶點發(fā)揮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作用。
    9  基于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探討益氣開秘方治療便秘的作用靶點及效應機制
    肖長芳,孫飏煬,孟令昀,李一帆,曹永清,陸金根,姚一博
    2022, 37(6):1211-122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7
    [摘要](1101) [HTML](0) [PDF 1.83 M](2461)
    摘要:
    目的 運用網絡藥理學和分子對接技術研究益氣開秘方治療便秘的作用靶點及效應機制。方法 通過中藥系統藥理學數據庫與分析平臺收集篩選益氣開秘方中組方藥材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對應靶點,利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及DrugBank數據庫獲取疾病靶點;利用R軟件4.1.1篩選成分和疾病的交集靶點,利用STRING數據庫(version 11.5)和Cytoscape 3.8.2軟件構建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PPI)網絡;運用R軟件4.1.1進行基因本體(GO)功能及京都基因與基因組百科全書(KEGG)通路富集分析;運用Autodock軟件對關鍵作用靶點和活性成分進行分子對接,驗證網絡分析結果。結果 益氣開秘方主要包含68個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對應靶點170個;便秘疾病靶點共1 586個;益氣開秘方與便秘的交集靶點基因共68個。PPI分析出核心靶點為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MAPK3、蛋白激酶B1(AKT1)等;GO功能注釋得到生物學過程條目1 825條(如衰老、平滑肌細胞增殖、肽基-絲氨酸磷酸化等),細胞組成條目60條(如膜筏、膜微結構域、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復合物等)、分子功能條目157條(如磷酸酶結合、內肽酶活力、絲氨酸肽鏈內切酶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確定了168條益氣開秘方治療便秘作用靶點的通路(如PI3K/AKT信號通路、細胞衰老、MAPK信號通路、肌動蛋白細胞骨架調節(jié)等);分子對接提示MAPK1、MAPK3、AKT1與主要核心成分(槲皮苷、木犀草素以及山柰酚)的結合能均<—20 kJ/mol。結論 益氣開秘方中的槲皮苷、木犀草素以及山柰酚等活性成分可能通過與MAPK1、MAPK3、AKT1等靶點進而調控MAPK信號通路以及磷酸肌醇-3-激酶(PI3K)/AKT信號通路等信號通路起到治療便秘的作用。
    10  基于糖尿病相關靶點SWELL1-LRRC8的中藥單體抑制劑虛擬篩選
    楊子博,支爽,代霖霖,張巖,李冬冬
    2022, 37(6):1223-122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8
    [摘要](879) [HTML](0) [PDF 984.04 K](1287)
    摘要:
    目的 利用計算機輔助技術篩選糖尿病相關靶點SWELL1-LRRC8的中藥成分活性結構。方法 按照類藥性對中藥單體進行篩選,以Autodok Vina對接篩選,在PASS中預測中藥單體的糖尿病治療活性,以Gromacs進行動力學驗證。結果 cnidimonal、dianthramine與關鍵殘基R103、D102和L101同時存在作用,dianthramine有更好的PASS預測結果并且與受體結合更為穩(wěn)定。結論 cnidimonal、dianthramine可能存在潛在糖尿病治療活性。
    11  和胃降逆膠囊的質量控制研究
    權利娜,黃冕,樊強強,翟秉濤,鄒俊波,程江雪,趙宗平,郭東艷
    2022, 37(6):1228-123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09
    [摘要](937) [HTML](0) [PDF 925.91 K](1456)
    摘要:
    目的 建立和胃降逆膠囊的質量標準,為全面提升和胃降逆膠囊的質量控制提供參考。方法 采用薄層色譜(TLC)法定性鑒別和胃降逆膠囊中朱砂七、楤木和蒲公英,采用滴定法測定煅赭石中鐵(Fe),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虎杖苷、大黃素、白藜蘆醇、大黃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黃素甲醚。結果 朱砂七、楤木和蒲公英的TLC特征斑點清晰,專屬性強,分離度好,陰性對照無干擾;樣品中Fe的范圍為130.665~140.823 mg/g;虎杖苷、大黃素、白藜蘆醇、大黃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黃素甲醚在0.071 4~1.714 3、0.035 7~0.857 2、0.071 4~1.714 3、0.035 7~0.857 2、0.014 3~0.342 8 μg與峰面積呈良好的線性關系,平均加樣回收率分別為97.26%、96.28%、100.36%、102.71%、101.36%,RSD值分別為0.81%、2.25%、1.71%、2.85%、2.38%。結論 建立的方法可作為和胃降逆膠囊的質量標準。
    12  HPLC-MS法鑒定制霉素和制霉菌素中成分及其潛在毒性預測
    常格,牛霞,李桂玲
    2022, 37(6):1234-123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0
    [摘要](1186) [HTML](0) [PDF 983.84 K](2153)
    摘要:
    目的 采用HPLC-MS法鑒定制霉素和制霉菌素中組分,并對其潛在毒性進行預測。方法 采用HPLC-MS法測定,Sepax Bio-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0.38%乙酸銨溶液–乙腈(71∶29)]–[0.38%乙酸銨溶液–乙腈(40∶60)],梯度洗脫;檢測波長305 nm;體積流量1.0 mL/min;柱溫30℃;進樣量20 μL。采用電噴霧正離子化(ESI),掃描范圍m/z 100~1 700,碎裂電壓100 V,毛細管電壓3 500 V,霧化氣壓45 psi,干燥氣流速10 psi,干燥氣溫度325℃;無二級質譜。結果 制霉素中主要成分為制霉菌素A3、多真菌素B、制霉菌素A1和白諾菌素,制霉菌素A3、多真菌素B分子中具有L-洋地黃毒糖結構,白諾菌素分子中具有2,5-二酮哌嗪結構。制霉菌素以制霉菌素A1為主要成分,制霉菌素A1分子中無洋地黃毒糖或2,5-二酮哌嗪結構。結論 制霉素、制霉菌素中主要成分和含量均不相同,制霉素組分中的L-洋地黃毒糖結構和2,5-二酮哌嗪結構可能分別導致心臟毒性和生殖毒性。
    13  UPLC-MS/MS法測定不同產地延胡索中原阿片堿、鹽酸巴馬汀、脫氫紫堇堿、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
    程井,孫愛玲,孫鳳娟,馬文軍
    2022, 37(6):1239-124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1
    [摘要](1111) [HTML](0) [PDF 808.01 K](1510)
    摘要: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同時測定不同產地延胡索藥材中原阿片堿、鹽酸巴馬汀、脫氫紫堇堿、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方法 采用Waters UPLC HSS T3 C18色譜柱(100 mm×2.1 mm,1.7 μm),以乙腈–0.1%醋酸銨為流動相,梯度洗脫,體積流量0.3 mL/min,柱溫40℃,進樣量5 μL。ESI正離子模式采集,采集模式:MRM(多反應檢測),離子源溫度150℃,毛細管電壓3.0 kV,錐孔電壓50 V,脫溶劑氣流量800 L/h,脫溶劑氣溫度400℃。結果 原阿片堿、鹽酸巴馬汀、脫氫紫堇堿、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甲素分別在0.20~10.12、0.25~12.58、1.02~51.20、0.85~42.64、0.39~19.44 ng線性關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7.48%、100.16%、101.61%、96.05%、104.17%,RSD值分別為1.70%、2.05%、2.55%、0.74%、3.24%。不同產地的延胡索藥材中5種生物堿的含量有明顯差異,浙江產地延胡索藥材中5種生物堿的含量相對其他產地較高,5種生物堿中脫氫紫堇堿的含量最高。結論 UPLC-MS/MS法靈敏度高、測定速度快、準確度高,可用于延胡索藥材中5種成分的快速測定。
    14  HPLC-DAD法測定益氣聰明丸中蔓荊子黃素、異阿魏酸、葛根素和芍藥苷
    鮑明敏,元曉敏,劉會艷
    2022, 37(6):1244-12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2
    [摘要](958) [HTML](0) [PDF 825.55 K](1357)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DAD法同時測定益氣聰明丸中蔓荊子黃素、異阿魏酸、葛根素和芍藥苷。方法Waters X-bridge C18色譜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脫;檢測波長:257 nm(蔓荊子黃素)、315 nm(異阿魏酸)、251 nm(葛根素)、230 nm(芍藥苷);體積流量:1.0 mL/min;柱溫:25℃;進樣體積:10 μL。結果 異阿魏酸、芍藥苷、葛根素和蔓荊子黃素分別在0.098~9.830、0.199~19.900、0.239~23.900、0.237~23.700 μg/mL線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9.57%、99.64%、99.13%、99.64%,RSD值分別為1.79%、1.35%、0.67%、1.43%。結論 建立的方法簡便快捷、準確可靠,可用于益氣聰明丸的質量控制。
    15  醒腦靜注射液聯合吡拉西坦治療腦挫裂傷的臨床研究
    張鋒,吳曉宇,許西海
    2022, 37(6):1248-125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3
    [摘要](1037) [HTML](0) [PDF 861.77 K](1715)
    摘要:
    目的 探討醒腦靜注射液聯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腦挫裂傷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天津市寧河區(qū)醫(yī)院收治的94例腦挫裂傷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7例。對照組靜脈滴注吡拉西坦注射液,40 mL加入250 mL生理鹽水,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滴注醒腦靜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葡萄糖注射液充分稀釋,1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的清醒時間、住院時間、神經缺損程度和昏迷程度以及血清中白細胞介素-8(IL-8)、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5.74%)高于對照組(82.98%),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清醒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低于治療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高于治療前(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GCS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IL-8、VEGF、NSE水平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血清IL-8、VEGF、NSE水平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醒腦靜注射液聯合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療腦挫裂傷的療效確切,能改善昏迷程度和降低神經功能缺損,安全性良好。
    16  通心絡膠囊聯合復方腦肽節(jié)苷脂治療急性腦梗死恢復期的臨床研究
    繳克佳,石健,張靜
    2022, 37(6):1253-125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4
    [摘要](1013) [HTML](0) [PDF 875.61 K](1411)
    摘要:
    目的 探討通心絡膠囊聯合復方腦肽節(jié)苷脂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恢復期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廊坊市中醫(yī)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05例急性腦梗死恢復期患者,根據用藥差別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52例,治療組53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復方腦肽節(jié)苷脂注射液,20 mL同0.9%氯化鈉注射液300 mL配伍,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通心絡膠囊,4粒/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相關量表評分、細胞因子水平、血栓彈力圖指標和頸動脈超聲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8.1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77%(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DL)評分、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評分、肢體運動功能量表(FMA)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而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顯著降低(P<0.05);并以治療組患者改善的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基質細胞衍生因子-1(SDF-1)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而氧化應激骨橋蛋白(OPN)、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并以治療組改善的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栓彈力圖反應時間(R值)、凝固時間(K值)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凝固角(Angle角)、血栓最大幅度(MA值)均顯著增加(P<0.05),并以治療組患者改善更為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頸動脈管腔狹窄程度、CCA僵硬指數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擴張指數、順應指數均顯著升高(P<0.05),并以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結論 通心絡膠囊聯合復方腦肽節(jié)苷脂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恢復期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保護腦神經功能,提高患者運動功能,改善機體細胞因子表達,有著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
    17  丹珍頭痛膠囊聯合倍他司汀治療血管痙攣性頭痛的臨床研究
    孫龍,董致郅,王革生,王健
    2022, 37(6):1259-126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5
    [摘要](1295) [HTML](0) [PDF 869.91 K](1341)
    摘要:
    目的 探討丹珍頭痛膠囊聯合倍他司汀治療血管痙攣性頭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北京中醫(yī)醫(yī)院懷柔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02例血管痙攣性頭痛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用藥差別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1例。對照組口服鹽酸倍他司汀片,10 mg/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口服丹珍頭痛膠囊,2 g/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相關評分、癥狀改善情況、血清細胞因子和血流動力學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8.0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39%(P<0.05)。治療后,兩組視覺模擬(VA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格拉斯哥預后(GOS)評分、明尼蘇達滿意度量表(MSQ)評分、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評分均顯著升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相關評分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頭痛發(fā)作次數、頭痛持續(xù)時間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并以治療組改善的更為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蛋白激酶C(PKC)、基質金屬蛋白酶(MMP-9)、垂體腺苷酸環(huán)化酶激活肽(PACAP)、細胞間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并以治療組下降的更明顯(P<0.05)。治療后,左側腦中動脈(LMCA)、左側大腦后動脈(LPCA)、左側大腦前動脈(LACA)、右側大腦中動脈(RMCA)、右側大腦前動脈(RACA)、右側大腦后動脈(RPCA)平均血流流速度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并以治療組升高的更明顯(P<0.05)。結論 丹珍頭痛膠囊聯合倍他司汀治療血管痙攣性頭痛可有效改善患者頭痛癥狀,改善機體細胞因子及血流動力學情況,促進睡眠和生活質量改善,具有良好臨床應用價值。
    18  紫丹活血片聯合硝苯地平治療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臨床研究
    董文星,劉洎,鄭志剛,賀東坡,段寶民,喬永紅
    2022, 37(6):1264-126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6
    [摘要](1418) [HTML](0) [PDF 858.48 K](1265)
    摘要:
    目的 探討紫丹活血片聯合硝苯地平治療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9年6月—2021年6月開封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180例血管痙攣性心絞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90例。對照組口服硝苯地平片,10 mg/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紫丹活血片,100 mg/次,3次/d。兩組連續(xù)治療15 d。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心絞痛發(fā)作次數和持續(xù)時間,血清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和C反應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有效率為98.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78%(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緩解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持續(xù)時間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因子IL-6、TNF-α和CRP水平明顯下降,而MMP-9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血清因子水平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5.56%vs 12.22%,P<0.05)。結論 紫丹活血片與硝苯地平聯合治療血管痙攣性心絞痛,明顯提高臨床療效,癥狀得以有效改善,對心絞痛發(fā)作頻次及血管炎性反應都有效降低。
    19  苓桂咳喘寧膠囊聯合茶堿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研究
    陳飛飛,袁晴晴,榮令,王開勤,張艷艷
    2022, 37(6):1268-127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7
    [摘要](1088) [HTML](0) [PDF 975.22 K](1346)
    摘要:
    目的 探討苓桂咳喘寧膠囊聯合茶堿緩釋片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亳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口服茶堿緩釋片,1片/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苓桂咳喘寧膠囊,5粒/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14 d。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肺通氣功能指標、哮喘生命質量問卷(AQLQ)評分及相關炎癥指標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是96.0%,較對照組的84.0%顯著提高(P<0.05)。治療后,治療組咳嗽、氣促、胸悶、喘息和肺部哮鳴音等典型表現的消失時間較對照組均顯著縮短(P<0.05)。治療后,兩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占預計值%顯著高于治療前,而呼氣峰流速(PEF)晝夜變異率低于治療前(P<0.05);但均以治療組的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AQLQ中癥狀、情感功能、活動受限、環(huán)境刺激評分及其總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但治療后,治療組AQLQ中各能區(qū)評分及其總分的提高作用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計數、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白細胞介素(IL)-6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組患者外周血EOS計數、FeNO及血清IL-6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苓桂咳喘寧膠囊與茶堿緩釋片聯合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的效果確切,是緩解患者哮喘癥狀、改善氣流受限及提高生活質量的安全有效方案,并能進一步緩解患者體內炎癥反應,有利于控制病情。
    20  蘇黃止咳膠囊聯合茶堿緩釋片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研究
    張倩,白黎峰,鄭院青,楊咪樂
    2022, 37(6):1274-127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8
    [摘要](1178) [HTML](0) [PDF 870.73 K](1291)
    摘要:
    目的 探討蘇黃止咳膠囊聯合茶堿緩釋片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平煤神馬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收治的86例哮喘急性發(fā)作患者,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口服茶堿緩釋片,1片/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蘇黃止咳膠囊,3粒/次,3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主要臨床癥狀消失時間,肺通氣功能、哮喘控制測試(ACT)問卷評分和簡易版哮喘生活質量調查問卷(miniAQLQ)評分,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和血清白細胞介素-33(IL-33)、C反應蛋白(CRP)、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顯著提高(95.35%vs 81.40%,P<0.05)。治療后,治療組各項臨床癥狀的消失時間較對照組均顯著縮短(P<0.05)。治療后,兩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百分比(FEV1%)、呼氣峰流速百分比(PEF%)、ACT問卷評分和miniAQLQ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的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FeNO和血清IL-33、CRP、VEGF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降低更顯著(P<0.05)。結論 蘇黃止咳膠囊聯合茶堿緩釋片治療哮喘急性發(fā)作的整體療效滿意,可安全有效地控制哮喘癥狀、改善肺通氣功能及提高生活質量。
    21  膽樂膠囊聯合茴三硫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臨床研究
    董家山,喬磊,段志方,李亞青
    2022, 37(6):1279-128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19
    [摘要](852) [HTML](0) [PDF 857.60 K](1245)
    摘要:
    目的 探討膽樂膠囊聯合茴三硫片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4月—2021年7月在鶴壁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90例慢性膽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有45例。對照組口服茴三硫片,25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膽樂膠囊,1.2 g/次,3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的膽囊收縮功能、膽囊壁厚度、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以及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瘦素(Lep)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95.56%)高于對照組(82.22%),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膽囊收縮功能明顯高于治療前,膽囊壁厚度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的膽囊收縮功能比對照組高,膽囊壁厚度比對照組低(P<0.05)。治療后,兩組VA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的VA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CRP、IL-6、Lep水平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血清CRP、IL-6、Lep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 膽樂膠囊聯合茴三硫片治療慢性膽囊炎的療效確切,能改善膽囊癥狀,減輕腹痛程度,降低炎癥反應,治療安全性良好。
    22  清胰利膽顆粒聯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研究
    楊林,劉鳳丹,張輝
    2022, 37(6):1283-128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0
    [摘要](657) [HTML](0) [PDF 873.16 K](1469)
    摘要:
    目的 觀察清胰利膽顆粒聯合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2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將1.0 g/次配伍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8 h/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溫水沖服清胰利膽顆粒,1袋/次,3次/d。兩組均治療14 d。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血清炎癥因子、生化指標、腸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標水平。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68.33%,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88.33%,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血清淀粉酶恢復時間、腹膜刺激征消失時間、腹痛腹脹消失時間、胃腸減壓時間均比對照組更短(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計數(WBC)水平均顯著下降,血清白細胞介素-35(IL-35)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療組血清IL-6、IL-8、CRP、WBC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血清IL-35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組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內霉素(PE)、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顯著下降(P<0.05),且治療組血清PE、D-乳酸、DAO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清胰利膽顆粒聯合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能夠促進臨床癥狀恢復,降低炎癥因子和生化指標水平,改善患者的腸道黏膜屏障功能,安全性較好。
    23  楓蓼腸胃康顆粒聯合匹維溴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研究
    龐敏,盧麗娜,匡哲
    2022, 37(6):1289-129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1
    [摘要](993) [HTML](0) [PDF 939.04 K](1664)
    摘要:
    目的 觀察楓蓼腸胃康顆粒聯合匹維溴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北京市平谷區(qū)醫(yī)院收治的96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口服匹維溴銨片,1片/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楓蓼腸胃康顆粒,1袋/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腹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大便Bristol評分、腸易激綜合征癥狀嚴重程度量表(IBS-SSS)總分、腸易激綜合征生活質量量表(IBS-QOL)總分、直腸感覺功能參數[初始感覺閾值(FST)和最大耐受閾值(MDT)]及血清5-羥色胺(5-HT)、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γ干擾素(IFN-γ)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3%(P<0.05)。治療后兩組腹痛VAS評分、大便Bristol評分、IBS-SSS評分和IBS-QOL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相關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直腸FST和MDT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直腸FST和MDT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5-HT、ET-1和IFN-γ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血清NO水平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血清5-HT、ET-1及IFN-γ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血清NO水平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楓蓼腸胃康顆粒聯合匹維溴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總體效果確切,能安全有效地減輕患者腹痛、腹瀉等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內臟敏感性,糾正體內腦腸肽分泌失衡,抑制機體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4  六味能消膠囊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
    段紅云,程方圓,柳蕊
    2022, 37(6):1294-129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2
    [摘要](1339) [HTML](0) [PDF 871.46 K](1633)
    摘要:
    目的 探討六味能消膠囊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9月鄭州市金水區(qū)總醫(yī)院收治的82例功能性便秘患兒,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2例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1例。對照組口服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1粒/次(1~6歲),2粒/次(7~14歲),3次/d,以溫牛奶或溫開水沖服。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六味能消膠囊,1/3粒/次(1~3歲)、1/2粒/次(4~5歲)、2/3粒/次(6~10歲)、1粒/次(11~14歲),2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主要癥狀評分、肛門直腸動力學參數值、腸道菌群數量及血清P物質(SP)、血管活性腸肽(VIP)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1%,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5%(P<0.05)。治療后,兩組糞便性狀評分、排便頻率評分、排便時間評分、腹脹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均以治療組下降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直腸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和肛門括約肌最大收縮壓較治療前均顯著降低(P<0.05);但均以治療組的改善更顯著(P<0.05)。兩組治療前后肛門括約肌靜息壓組內及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患者糞便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數量較治療前均顯著增加,而梭桿菌、腸球菌數量則均顯著減少(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腸道菌群數量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SP水平均顯著升高,而血清VIP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血清SP、VIP水平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六味能消膠囊聯合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治療兒童功能性便秘的整體療效確切,能安全有效地緩解患兒癥狀,改善肛門直腸動力學異常,恢復腸道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糾正腦腸肽分泌異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5  重組人生長激素聯合頭孢曲松治療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研究
    黃曉展,莊方莉,劉永興,劉鑫
    2022, 37(6):1300-13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3
    [摘要](1069) [HTML](0) [PDF 862.40 K](1227)
    摘要:
    目的 探討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聯合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治療患兒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許昌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86例新生兒敗血癥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86例患兒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患兒微泵靜脈滴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20 mg/kg,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腹部肌注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劑量0.1 IU/kg,1次/2 d。兩組患兒連續(xù)治療8 d。觀察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兒癥狀體征改善時間,以及血清中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降鈣素原(PCT)、CD4+/CD16+、CD3+、CD4+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5.35%)高于對照組(81.40%),組間差異有顯著性(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體溫恢復時間、拒奶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CD4+/CD16+較治療前顯著降低,CD3+、CD4+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0.05);治療組患者的CD4+/CD16+明顯低于對照組,CD3+、CD4+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注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聯合注射用頭孢曲松鈉可提高新生兒敗血癥的療效,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降低炎癥反應,改善患兒的免疫功能,藥物安全性良好。
    26  羅浮山風濕膏藥聯合美洛昔康治療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
    費熙,曹磊,夏同林,唐光平
    2022, 37(6):1305-130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4
    [摘要](828) [HTML](0) [PDF 868.81 K](1425)
    摘要:
    目的 探討羅浮山風濕膏藥聯合美洛昔康片治療骨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2月在武漢市中醫(yī)醫(yī)院進行治療的102例骨關節(jié)炎患者臨床資料,依據用藥差別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1例。對照組口服美洛昔康片,7.5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外敷羅浮山風濕膏藥,每次貼敷24 h。兩組經4周治療進行效果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相關評分、疼痛相關介質和血清學指標的變化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是98.0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2.35%(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奎森功能演算指數(Lequesne)評分、麥克馬斯特(WOMAC)評分、視覺模擬(VAS)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但關節(jié)炎生活質量問卷(AIMS2-SF)評分顯著升高(P<0.05);治療后,相關評分以治療組改善更為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P物質(SP)、前列腺素E2(PGE2)、5-羥色胺(5-HT)疼痛相關介質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并以治療組下降的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YKL-40、促血管生成素Ⅰ、腫瘤壞死因子誘導蛋白6(TSG-6)、Wnt-3α、白細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而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2(FGF-2)顯著升高(P<0.05),并以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結論 羅浮山風濕膏藥聯合美洛昔康治療骨關節(jié)炎臨床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關節(jié)功能,降低疼痛,調節(jié)血清因子水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27  雙骨三子膠囊聯合骨化三醇治療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臨床研究
    趙高偉,石新成,王紅千
    2022, 37(6):1310-131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5
    [摘要](858) [HTML](0) [PDF 940.11 K](1531)
    摘要:
    目的 探討雙骨三子膠囊聯合骨化三醇治療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許昌仁和骨傷醫(yī)院收治的128例絕經后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4例。對照組口服骨化三醇軟膠囊,1粒/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雙骨三子膠囊,3粒/次,3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6個月。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骨折臨床愈合時間,疼痛視覺模擬量表(VAS)評分,36項健康調查簡表(SF-36)總分,腰椎正位和髖部的骨密度(BMD),尿鈣與尿肌酐比值(U-Ca/Cr)和血清I型前膠原N端前肽(P1NP)、I型膠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白細胞介素(IL)-6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12%(P<0.05)。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骨折臨床愈合時間顯著縮短(P<0.05)。治療后,兩組疼痛VAS評分均顯著降低,而SF-36總分則均顯著升高(P<0.05),且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腰椎正位和髖部的BMD較治療前均顯著增加(P<0.05),且治療組比對照組增加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U-Ca/Cr和血清β-CTX、IL-6水平較治療前均顯著下降,而血清PINP水平顯著上升(P<0.05),且治療組這些指標比對照組改善更顯著(P<0.05)。結論 雙骨三子膠囊聯合骨化三醇治療女性絕經后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總體療效滿意,能安全有效地緩解患者疼痛,促進骨折愈合,增加BMD,改善生活質量。
    28  祛風止痛膠囊聯合依托考昔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
    陳銘琪,李學濤,候亮楠,胡云霞
    2022, 37(6):1315-131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6
    [摘要](1334) [HTML](0) [PDF 925.24 K](1563)
    摘要:
    目的 探討祛風止痛膠囊聯合依托考昔片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9年10月—2021年7月許昌市立醫(yī)院收治的80例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口服依托考昔片,60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祛風止痛膠囊,1.8 g/次,2次/d。兩組連續(xù)治療8周。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晨僵時間、主觀疼痛程度和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7.50%,組間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的晨僵時間、NRS評分顯著降低(P<0.05);且以治療組晨僵時間、NRS評分降低更明顯(P<0.05)。治療后兩組的血清白細胞介素-18(IL-18)、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白細胞介素-1β(IL-1β)水平明顯降低(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血清IL-18、IL-1β、VEGF水平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 祛風止痛膠囊聯合依托考昔片治療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療效確切,能降低晨僵時間和疼痛程度,減輕炎癥損傷,且安全性良好。
    29  消糖靈膠囊聯合利拉魯肽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
    孫茜,張偉,韓潔
    2022, 37(6):1319-132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7
    [摘要](1286) [HTML](0) [PDF 864.10 K](1222)
    摘要:
    目的 探討消糖靈膠囊聯合利拉魯肽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9年12月—2021年6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醫(yī)院治療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早餐前皮下注射利拉魯肽注射液,0.6 m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消糖靈膠囊,3片/次,2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用藥15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血糖指標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空腹血清胰島素(FINS)水平,血清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血管細胞黏附因子-1(Svcam-1)、白細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P<0.05)。治療后,治療組多飲、多食、多尿、口干緩解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PG、2 h FPG、HbA1c、FINS指標和血清因子TNF-α、Svcam-1、IL-6、hs-CRP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這些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3%(P<0.05)。結論 消糖靈膠囊聯合利拉魯肽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效果確切,癥狀緩解明顯,并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機體炎癥反應。
    30  參芪降糖顆粒聯合米格列醇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
    邵蔚,石勇銓,梁進,宋春俠
    2022, 37(6):1324-132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8
    [摘要](1032) [HTML](0) [PDF 866.42 K](1433)
    摘要:
    目的 探討參芪降糖顆粒聯合米格列醇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9年9月—2021年9月淮南東方醫(yī)院集團總醫(yī)院收治的9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患者餐前口服米格列醇片,50 mg/次,3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參芪降糖顆粒,3 g/次,3次/d。兩組治療3個月。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G)、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7.92%vs 81.25%,P<0.05)。治療后,治療組多尿、多食、體質量減輕、皮膚瘙癢等癥狀緩解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PG、HbA1c、P2hPG、IL-6、TNF-α、IL-1β和IL-8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P<0.05),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33%,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67%(P<0.05)。結論 參芪降糖顆粒聯合米格列醇治療2型糖尿病,在降低血糖同時,還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藥物安全有效。
    31  復方氨肽素片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研究
    李丹,孟靜,韓傳恩
    2022, 37(6):1329-133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29
    [摘要](439) [HTML](0) [PDF 862.95 K](1338)
    摘要:
    目的 探討復方氨肽素片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尋常型銀屑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0年5月—2021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接診的118例尋常型銀屑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9例。對照組于患處涂薄層鹵米松乳膏,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復方氨肽素片,5片/次,3次/d。兩組患者治療6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緩解時間,銀屑病皮損面積嚴重程度指數(PASI)評分,血清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血管生長因子(VEGF)和白細胞介素-38(IL-38)水平,及不良反應。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有效率為98.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05%(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出現的紅斑丘疹、皮損、鱗屑、瘙癢的癥狀緩解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PASI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治療后1、3、6周的PASI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IL-6、IL-38、TNF-α、CRP、VEGF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組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7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95%(P<0.05)。結論 復方氨肽素片聯合鹵米松乳膏能有效改善癥狀,提高療效,縮小皮損面積,降低機體炎癥反應。
    32  蘇合香丸聯合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
    郭曉芳,范田,許瑞麗
    2022, 37(6):1334-133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0
    [摘要](1296) [HTML](0) [PDF 859.14 K](1527)
    摘要:
    目的 探討蘇合香丸聯合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9年12月—2021年9月河南省直屬機關第一門診部收治的8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1例。對照組靜脈滴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蘇合香丸,1丸/次,2次/d。兩組患者連續(xù)治療10 d。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好轉時間,血清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應蛋白(CRP)水平及神經功缺損程度(NIHSS)評分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7.56%vs 78.05%,P<0.05)。治療后,治療組臨床出現的肢體感覺減退、自理能力下降、中樞性面癱、感覺性失語等癥狀好轉時間均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因子IL-6、Hcy、TNF-α和CRP水平,及NIHSS評分均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3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7.07%(P<0.05)。結論 蘇合香丸聯合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能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癥狀,對腦神經損傷程度好轉明顯,并有效降低炎癥反應。
    33  清咳平喘顆粒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治療熱傷肺絡型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研究
    周志偉,黃鵬展,邱海麗
    2022, 37(6):1338-134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1
    [摘要](437) [HTML](0) [PDF 863.11 K](1269)
    摘要:
    目的 觀察清咳平喘顆粒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治療熱傷肺絡型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哈爾濱市中醫(yī)醫(yī)院呼吸科門診就診的100例熱傷肺絡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給予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1吸(泡)/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水沖服清咳平喘顆粒,10 g/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的中醫(yī)證候積分、肺功能指標和血清免疫功能指標水平。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哮鳴音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哮鳴音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l)、最大呼氣流速(PEF)、FEV1/FVC均顯著升高(P<0.05),且治療組FEVl、PEF、FEV1/FVC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細胞(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的血清EOS、Ig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清咳平喘顆粒聯合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粉霧劑治療熱傷肺絡型咳嗽變異性哮喘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指標,有效恢復患者EOS、IgE至正常水平,具有良好的臨床安全性。
    34  澳泰樂顆粒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
    張玉華,杜世奇,秦建增,焦栓林
    2022, 37(6):1343-13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2
    [摘要](777) [HTML](0) [PDF 864.09 K](1239)
    摘要:
    目的 探討采用澳泰樂顆粒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yī)院診治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口服拉米夫定片,0.1 g/次,1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口服澳泰樂顆粒,1袋/次,3次/d。兩組治療24周。觀察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癥狀好轉時間,肝功能指標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谷氨酸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血清因子γ干擾素(INF-γ)、白細胞介素-4(IL-4)、轉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和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7.73%vs 79.55%,P<0.05)。治療后,治療組癥狀好轉時間均明顯早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肝功能ALT、AST、GGT、TBIL指標明顯下降(P<0.05),且治療組肝功能指標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因子IL-6、TGF-β1水平明顯下降,而IL-4和IFN-γ水平明顯升高(P<0.05),且治療組血清因子水平均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81%,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18%(P<0.05)。結論 澳泰樂顆粒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能使患者癥狀明顯好轉,改善肝功能,降低炎癥反應。
    35  2019—2021年六安市人民醫(yī)院質子泵抑制劑使用情況分析
    段自皞,李晶,朱枝祥,沈炳香
    2022, 37(6):1348-135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3
    [摘要](895) [HTML](0) [PDF 886.29 K](1431)
    摘要:
    目的 選取2019—2021年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yī)院(六安市人民醫(yī)院)質子泵抑制劑(PPIs)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以促進院內PPIs臨床的合理使用。方法 調取2019—2021年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yī)院(六安市人民醫(yī)院)PPIs的相關用藥信息,對PPIs的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限定日費用(DDC)和排序比(B/A)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結果 2019—2021年醫(yī)院PPIs的用藥金額總體呈下滑趨勢,DDDs相對金額下降趨勢偏緩,其中注射劑型的用藥金額和DDDs近3年下降明顯,而口服劑型DDDs相對較為平穩(wěn),藥品價格有所下降。2019—2021年,由于藥品價格下調,PPIs的DDC普遍呈下降趨勢。DDC小于5萬元的PPIs有雷貝拉唑鈉腸溶片、蘭索拉唑腸溶片及入圍藥品集中采購新增的3個品種。B/A>1的品種主要為口服劑型,而B/A<1的品種主要為注射劑型。結論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六安醫(yī)院(六安市人民醫(yī)院)PPIs目錄得到優(yōu)化,使用漸趨合理,注射劑型PPIs給患者造成的經濟負擔較口服PPIs為重。在臨床使用PPIs過程中,應優(yōu)先選擇口服PPIs,并兼顧療效和成本,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結合PPIs的藥理藥化特性選擇合適的PPIs,提高PPIs的合理使用水平。
    36  2018—2021年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兒童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藥性分析
    蔡璇,田炳秋,施金玲,馮鍇,李從榮
    2022, 37(6):1355-136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4
    [摘要](818) [HTML](0) [PDF 882.71 K](1540)
    摘要:
    目的 分析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兒童血流感染病原菌特征及耐藥性分析。方法 選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患兒血培養(yǎng)標本分離的病原菌及其藥物敏感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共收集到21 571份住院兒童的血培養(yǎng)標本,共分離出病原菌1 646株,檢測陽性率為7.63%。其中革蘭陽性菌910株,占比為55.29%,革蘭陰性菌715株,占比43.44%,真菌21株,占比1.28%。兒童血流感染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為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人葡萄球菌和大腸埃希菌,占比分別為20.60%、15.25%、14.52%、10.69%、10.57%。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檢出率為20.47%,未發(fā)現有萬古霉素耐藥的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陽性占比為74.93%,大腸埃希菌ESBL陽性占比為6.90%;耐碳青霉烯酶的腸桿菌目(CRE)大腸埃希菌占比為56.32%,CRE肺炎克雷伯菌占比為0%。肺炎鏈球菌對紅霉素、克林霉素、四環(huán)素耐藥率較高,分別為100.0%、92.9%、85.2%,未發(fā)現對莫西沙星、利奈唑胺以及萬古霉素耐藥菌株。結論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兒童血流感染主要菌株為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鏈球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NS),且CNS耐藥性較高,肺炎克雷伯菌對第3代頭孢有了較高耐藥性。應加強醫(yī)院兒童耐藥菌株監(jiān)測,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37  2019—2021年咸陽市中心醫(yī)院麻醉藥品的使用情況分析
    劉銀環(huán),剡建華,仝敏,吳琳,李小婷,姚歡
    2022, 37(6):1361-136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5
    [摘要](634) [HTML](0) [PDF 790.77 K](1294)
    摘要:
    目的 對咸陽市中心醫(yī)院2019—2021年麻醉藥品使用情況匯總,分析麻醉藥品使用的規(guī)范性及合理性。方法 對2019—2021年咸陽市中心醫(yī)院麻醉藥品的銷售金額、用藥頻度(DDDs)、日均費用(DDC)及藥品排序比(B/A)等進行統計和分析。結果 咸陽市中心醫(yī)院常用麻醉藥品11種,全年臨床使用金額呈小幅增長趨勢,DDDs排前4位的分別是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0.1、0.5 mg)以及注射用鹽酸瑞芬太尼。DDC排前3位的分別是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0、40 mg)以及硫酸嗎啡緩釋片。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0.1、0.5 mg)、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B/A值都大于1。結論 咸陽市中心醫(yī)院麻醉藥品品規(guī)結構合理,能滿足患者的醫(yī)療需求,藥品使用較為穩(wěn)定、合理。
    38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對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抗精神病藥使用影響分析
    劉蘇瑤,王志慶
    2022, 37(6):1365-13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6
    [摘要](956) [HTML](0) [PDF 856.53 K](1896)
    摘要:
    目的 分析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執(zhí)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后對抗精神病藥物使用情況的影響。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對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腦科醫(yī)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國家集采藥品中抗精神病藥物的用藥品種、使用數量、使用金額、用藥頻度(DDDs)、日均費用(DDC)、排序比(B/A)、潛在節(jié)省費用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政策實施后,2021年較2020年第1批、第3批中選藥品及同通用名藥品使用數量分別增加了8.91%、14.73%,使用金額分別下降了13.99%、21.33%;DDDs最高的3位、DDC最低的3位均為國家集采中選品種;2021年第1批、第3批國家集采執(zhí)行后潛在節(jié)省費用為470.43萬元。結論 國家集采政策實施后,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藥品價格虛高的問題,切實降低了精神病患者的用藥負擔,提升了醫(y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
    39  衛(wèi)生技術評估在新型噁唑烷酮藥物康替唑胺遴選評價中的應用
    張新娟,馬延,李錦,郭金耀,陳晨
    2022, 37(6):1372-137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7
    [摘要](1000) [HTML](0) [PDF 911.90 K](1719)
    摘要:
    目的 通過衛(wèi)生技術評估新型唑烷酮類抗菌藥康替唑胺,為醫(yī)院遴選、臨床合理使用新型噁唑烷酮藥物提供循證依據。方法 按照藥品目錄遴選評價管理指南評估細則對國產康替唑胺片進行量化評估,通過檢索中國知網、萬方、維普、PubMed、Metstr等中外文數據庫及相關政府網站獲得康替唑胺的適應證、藥理作用、指南推薦情況、藥品價格等信息,按照藥學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經濟性及其他屬性量化評價,匯總得分并根據評分劃分推薦級別。結果 綜合評估結果顯示,康替唑胺藥學特性18.8分,有效性15分,安全性14.2分,經濟性14分,其他屬性10分,總得分72分,可推薦進入醫(yī)療機構用藥目錄。結論 康替唑胺作為新品種可以推薦進入醫(yī)療機構用藥目錄,對于臨床上利奈唑胺無法治愈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康替唑胺片有望成為更加安全的抗菌藥物選擇。
    40  17例卡瑞利珠單抗致不良反應的文獻分析
    姚響文,王軍霞,于向濤
    2022, 37(6):1379-138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8
    [摘要](1125) [HTML](0) [PDF 800.31 K](1959)
    摘要:
    目的 分析卡瑞利珠單抗致藥物不良反應(ADR)發(fā)生的臨床特點及規(guī)律,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檢索國內外數據庫(截至2022年3月1日)關于卡瑞利珠單抗致ADR的文獻報道,提取數據并進行分析。結果 卡瑞利珠單抗致ADR個案報道15篇,涉及患者1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ADR發(fā)生年齡多分布在50~79歲(13例,76.47%),且多發(fā)生在用藥后30 d內(9例,52.94%)??ㄈ鹄閱慰怪翧DR主要以皮膚及其附件損害較多(9例,52.94%),14例經停藥和(或)對癥治療后好轉或痊愈。結論 卡瑞利珠單抗致ADR涉及多個年齡段患者,累及多個系統/器官,尤其是皮膚及其附件損害較多,需引起高度重視,臨床使用時需加強用藥監(jiān)測,綜合評估患者利益風險,及早識別藥品ADR,及時進行臨床處理。
    41  苯達莫司汀致不良反應文獻回顧性分析
    杜紅麗,王慧,胡云英,吳相雷,鮑蕾蕾
    2022, 37(6):1384-138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39
    [摘要](1037) [HTML](0) [PDF 796.63 K](1410)
    摘要:
    目的 通過對苯達莫司汀發(fā)表的有關藥品不良反應(ADR)的病例報道進行分析,以期為臨床安全合理應用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通過檢索Web of Science、PubMed、Wiley Online Library、中國知網、萬方和維普數據庫中有關苯達莫司汀上市后ADR的病例報道,采用回顧性分析方法,對患者的基本情況、ADR發(fā)生時間、臨床表現、累及器官/系統、處理及轉歸等信息進行整理分析。結果 共收集27例病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齡28~75歲,平均年齡(62.11±9.47)歲。ADR多發(fā)生在用藥3個周期內,累及7個系統/器官,其中以皮膚及皮下組織與血液系統最為常見(37.04%、33.33%)。結論 苯達莫司汀皮膚及血液系統ADR發(fā)生率較高,用藥過程應密切監(jiān)測。此外要特別關注苯達莫司汀長期給藥及罕見ADR的監(jiān)護。
    42  三唑類抗真菌藥物致急性胰腺炎不良反應文獻分析
    白婷,楊蕊,朱琳,梁樂,何青青,田娜妮,李霄,惠嬌嬌
    2022, 37(6):1389-139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40
    [摘要](1413) [HTML](0) [PDF 791.74 K](1317)
    摘要:
    目的 探討三唑類抗真菌藥物致急性胰腺炎不良反應的臨床特點、發(fā)生機制及防治措施,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 檢索三唑類抗真菌藥物自上市以來國內外發(fā)表的關于其引起急性胰腺炎不良反應的文獻,按照患者性別、年齡、飲酒史、用藥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時間、臨床表現及處理方法等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共納入8篇文獻,涉及11例患者,18歲以下兒童所占比例最高(36.36%)。不良反應發(fā)生時間最短的為用藥12 h,最長的為用藥10周后,停藥或減量或更換藥品后不良反應癥狀可痊愈或好轉。結論 三唑類抗真菌藥物致急性胰腺炎不良反應需引起醫(yī)務人員重視,尤其是應用于兒童時。建議臨床在應用三唑類抗真菌藥物時,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推薦劑量和療程給藥,并密切監(jiān)測患者是否出現急性胰腺炎的癥狀。
    43  靶向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的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進展
    田歡,岳寶森,翟秉濤,郭東艷,趙鋒
    2022, 37(6):1394-140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41
    [摘要](888) [HTML](0) [PDF 834.98 K](1960)
    摘要:
    尿激酶型纖溶酶原激活物受體(uPAR)是一種糖基磷脂酰肌醇錨定的膜蛋白,已被發(fā)現在多種癌細胞中過表達,這一特性使得uPAR成為治療癌癥的一個理想靶標。目前,多種以uPAR為靶點的抗癌藥物已被開發(fā),主要包括多肽、單克隆抗體、配體靶向毒素。此外,uPAR作為靶點也已在納米藥物遞送系統和光熱療法(PTT)/光動力療法(PDT)中得到應用。因此就靶向uPAR的抗腫瘤藥物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
    44  青光眼治療藥物的研究進展
    秦瑜琳,魏海英
    2022, 37(6):1403-14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42
    [摘要](706) [HTML](0) [PDF 866.65 K](2631)
    摘要:
    青光眼造成的失明通常是不可逆的,眼壓升高被認為是青光眼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降眼壓治療可以延緩青光眼的發(fā)生和進展,是目前臨床治療青光眼的主要策略。視神經保護可能是青光眼治療的新方向。從傳統降眼壓藥物、新型降眼壓藥物、視神經保護藥物3個方面對青光眼治療藥物進行綜述和探討。
    45  小檗堿緩解胰島素抵抗信號通路的研究進展
    唐維康,李奇遙,劉靜,鄧思瑤,王旭,吳修紅
    2022, 37(6):1409-14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43
    [摘要](850) [HTML](0) [PDF 861.50 K](1852)
    摘要: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型疾病,恢復胰島素敏感性和改善代謝穩(wěn)態(tài)對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至關重要。小檗堿可緩解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糖??偨Y了小檗堿通過依賴性蛋白激酶(MAPK)信號通路、胰島素信號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號通路以及其他信號通路改善胰島素抵抗來說明小檗堿降血糖的作用機制。
    46  姜黃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腫瘤免疫治療的研究進展
    陳雅彤,范妮,胡蕊蕊,孫玉姣,付慧,李英鵬
    2022, 37(6):1414-141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44
    [摘要](784) [HTML](0) [PDF 867.44 K](2435)
    摘要:
    癌癥發(fā)病率逐年增長,且死亡率居高不下。腫瘤免疫治療作為目前腫瘤治療領域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其治療手段主要包括過繼性細胞治療、免疫調節(jié)治療、腫瘤疫苗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姜黃素是姜黃中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抑制腫瘤侵襲等機制發(fā)揮抗腫瘤功效。在免疫治療領域,姜黃素通過調節(jié)機體的固有免疫系統、獲得性免疫系統以及腫瘤相關分子的表達和活性達到抗腫瘤作用,并聯合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其他腫瘤免疫治療方法用于腫瘤治療。總結了姜黃素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及其用于腫瘤免疫治療的研究進展。
    47  和厚樸酚治療婦科腫瘤的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
    劉曉寧,張明發(fā),沈雅琴
    2022, 37(6):1420-142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6.045
    [摘要](403) [HTML](0) [PDF 794.29 K](1360)
    摘要:
    全球女性癌癥中1/3以上是婦科腫瘤,1/4以上死于婦科腫瘤。目前婦科腫瘤的治療仍以手術和放療為主,并用化療藥預防復發(fā)和轉移。和厚樸酚是厚樸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抗腫瘤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關注。綜述了和厚樸酚抗乳腺癌、抗卵巢癌、抗宮頸癌的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為其在防治婦科腫瘤中的研究提供參考。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