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三级,娇妻借朋友高h繁交h,久久男人av资源站,狠狠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1990年第3期文章目次

  • 顯示方式:
  • 簡潔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獐牙菜屬植物化學(xué)成分的研究概況
    姜燕
    1990(3).
    [摘要](676) [HTML](0) [PDF 0.00 Byte](98)
    摘要:
    本文綜述了國內(nèi)外獐牙菜屬植物化學(xué)成分研究概況,并簡要介紹其藥理作用。指出該屬植物資源豐富,對其化學(xué)成分的進一步研究,將對評價藥用價值和尋找新藥具有重要的指導(dǎo)意義。
    2  首屆全國期刊展覽將在京舉行
    沈國興
    1990(3).
    [摘要](622) [HTML](0) [PDF 0.00 Byte](109)
    摘要:
    為檢閱我國期刊出版事業(yè)的成就,加強對期刊出版工作的導(dǎo)向,擴大期刊的宣傳,促進期刊的繁榮,新聞出版署決定于1990年9月在北京舉行首屆全國期刊展覽。《國外醫(yī)藥—植物
    3  藍藻的藥理活性成分
    Mundt S 莊林根
    1990(3).
    [摘要](849) [HTML](0) [PDF 0.00 Byte](114)
    摘要:
    一、前言藍藻是一類古老的生物。從發(fā)現(xiàn)的化石表明它至少有10億年的歷史,人們甚至認為大約30~40億年前它就與細菌同時形成。象細菌一樣,它的特征是具有70S—核糖體,含有胞壁質(zhì)(murein)的細胞壁以及缺乏真正的細胞核??傊鼘儆谠松?prokaryota),最好稱之為藍藻菌(cyanobakterien)。
    4  日本常用生藥的定量方法—落葉冬青
    原田正敏 姜順善
    1990(3).
    [摘要](782) [HTML](0) [PDF 0.00 Byte](117)
    摘要:
    日本學(xué)者原田正敏為充實《日本藥局方》中有關(guān)生藥品質(zhì)的規(guī)定,全面評價生藥的品質(zhì),把常用生藥成分的定量方法匯集成冊,其內(nèi)容新穎。中成藥質(zhì)量研究是當(dāng)前國內(nèi)中藥研究工作的重要課題,本刊特譯出連載,供我國醫(yī)藥教育、科研、生產(chǎn)、藥檢等部門參考。
    5  HPLC法測定大黃的酚類成分
    柏田良樹 聶榮海
    1990(3).
    [摘要](794) [HTML](0) [PDF 0.00 Byte](104)
    摘要:
    大黃作為瀉藥使用。它的質(zhì)量曾以其致瀉成分一番瀉甙的含量來評價??墒?在中醫(yī)療法中,它還與其它生藥組成復(fù)方治療多種疾病,例如:血瘀綜合征、高血壓、精神錯亂、腎功能失調(diào)、腹瀉、蕁麻疹等。近年來,在大黃的植化、生化和藥理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的生理活性和有關(guān)的活性成分,見表1。因此尋找同時測定這些成分的新的分析方法有重要的意義。此外,大多數(shù)大黃屬的植物生長在中國,特別是中國的西部,根據(jù)它們的
    6  Tetrapieura tetraptera Taub中具有滅螺活性的新三萜系化合物
    1990(3).
    [摘要](735) [HTML](0) [PDF 0.00 Byte](100)
    摘要:
    含羞草科中的Tetrapleura tetrapteraTaub.是一種大樹,生長于非洲西部的雨帶林中,按當(dāng)?shù)貍鹘y(tǒng)的觀點認為有治療驚厥、大麻瘋、消炎及抗風(fēng)濕痛等用途。其果實具有很強的滅螺作用,故被認為有希望能治療血吸蟲病。但迄今為止只在其中找到一個活性物質(zhì),為3-β羥基齊墩果-12烯-28酸的單乙酰甙,即aridanin(1)。
    7  藤黃屬植物中的異戊烯呫噸酮
    1990(3).
    [摘要](699)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藤黃屬植物Garcinia gerrardii Harver是一種較大的灌木,高達4-5m,有的甚至能達10m,源于南非斯威士蘭的常綠森林中,其果實能食。以分類而論有400多個品種,為呫噸類化合物重要來源。其中研究得較多的為G. mangostane和G. kole兩種。前者中的棟子素(mangostin)及某些衍生物有抗微生物作用,而后者籽實中的類黃酮、呫噸及kolanone(一種多異戊二烯二苯酮)則有抗肝中毒作用。
    8  海豚草中的氯代倍半萜烯內(nèi)酯
    史玉俊
    1990(3).
    [摘要](966) [HTML](0) [PDF 0.00 Byte](119)
    摘要:
    海豚草(Ambrosia maritima)在埃及常用于治療腎絞痛及腎結(jié)石,也曾作為滅螺劑以消除血吸蟲病。以前的文獻報道認為其中的活性成分為植物的代謝產(chǎn)物偽愈創(chuàng)木內(nèi)酯。本文報道除了分離到以前曾被鑒定為apigenin(芹菜素;5,4′,7三羥基黃酮),豚草素(ambrosin)(3),damsin(4)及neabrosin(5)外,又得到二個為偽愈創(chuàng)木內(nèi)酯(1)及(2)。其中(1)含有氯。
    9  印度胡黃連中含有的環(huán)烯醚萜甙和酚甙
    王銳
    1990(3).
    [摘要](1068) [HTML](0) [PDF 0.00 Byte](99)
    摘要:
    印度胡黃連(Picrorhiza kurrooa)生藥粉末170g依次用己烷,氯仿,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從乙酸乙酯提取部分中取4.5g用硅膠柱分離,氯仿-甲醇(9:1;8:2)洗脫,第236—285份洗脫液(20ml/份)含有以胡黃連甙為主的混合物(2g),取其中0.9g用反相低壓色譜(RP-18)分離。20%甲醇洗脫得云杉甙(picein)(4)20mg和草夾竹桃甙
    10  從丹參中分離腺苷酸環(huán)化酶抑制劑
    1990(3).
    [摘要](1098) [HTML](0) [PDF 0.00 Byte](106)
    摘要:
    民間藥和生藥甲潛含著許多有用的成分藥用物質(zhì),作者曾尋找其中的腺苷酸環(huán)化(Adenylate Cyclase下簡稱AC)的激活與抑劑。AC可產(chǎn)生環(huán)腺苷酸(cAMP)。對激素靶細胞神經(jīng)遞質(zhì)起調(diào)節(jié)作用,已報告了初的結(jié)果。毛喉萜(forskolin)是從毛喉鞘蕊(Coleus forskohlii Briq)根中提取的一種二
    11  人參中人參三醇的分離、檢測和抗腫瘤活性研究
    1990(3).
    [摘要](719) [HTML](0) [PDF 0.00 Byte](108)
    摘要:
    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er)在東方醫(yī)學(xué)是廣為人知的重要藥材,盡管已對其藥理和組成方面作了廣泛的研究,但仍不完全,例如對其中的抗腫瘤成分并未加以鑒別。本文報道人參炮制品紅參中可抑制腫瘤生長的成分—人參三醇(panaxytriol)的分離,檢測和體外抗腫瘤活性。用乙酸乙酯室溫提取朝鮮紅參粉(300g)24h,蒸去乙酸乙酯,殘渣(1.7g)經(jīng)兩次SiO_2柱層析,第一次以乙酸乙酯-正己烷(1:1),第二次以氯仿和乙酸乙酯-正己烷(1:1)洗脫,蒸餾水重結(jié)晶得無色針晶
    12  金剛綦中的四種Ingol型二萜
    張光華
    1990(3).
    [摘要](929)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大戟科植物金剛綦(Euphorbiaantiquorum L.)產(chǎn)生的乳漿在民間有多種藥用。它是刺激劑,催吐藥,瀉藥和利尿劑、可治療牙痛、耳痛、神經(jīng)性疾病,水腫,癱瘓,聾癥和黑朦。干乳膠是一種樹脂,被認為是催欲劑。在印度阿育吠陀醫(yī)學(xué)體系中主要應(yīng)用于瘺管的外科治療。將手術(shù)線浸于莧科植物土牛膝(Achranthes aspera L.)灰的堿液和金剛綦乳漿中,然后再將手術(shù)線包上姜黃(Curcuma longa L.姜科)粉,插入瘺管可使
    13  從丹參分到新的松香烷類二萜
    1990(3).
    [摘要](715) [HTML](0) [PDF 0.00 Byte](98)
    摘要:
    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在中藥中用于血液系統(tǒng)異常、心臟病、肝炎、出血、月經(jīng)異常、流產(chǎn)和浮腫的治療。多種松香烷類色素已從該生藥中分離出來并被鑒定為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產(chǎn)物。本文中用CHCl_3提取精心切碎的丹參根,真空濃縮提取液,其殘留物經(jīng)硅膠柱層析用CHCl_3洗脫。各份均用FLC檢測。所分得的化合物
    14  從全能花分到新的葡萄糖氧基苯乙酮
    伊惠賢
    1990(3).
    [摘要](690)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從開花期的全能花(Pancratium biflorumRoxb.)的鱗莖和假莖液中分離出三個色酮,一個為已知成分2,4,6-三甲氧基苯乙酮,另外兩個是葡萄糖氧基苯乙酮。切開新鮮的開花期的全能花的假莖,收集假莖液,這種粘滯的滲出液用含痕量的EDTA的甲醇處理。甲醇溶液在60℃水浴保溫15min,使該液體中的酶滅活。用等體積的水稀釋并在減壓下濃縮至1/3體積。濃
    15  從九里香屬植物中得到兩個新香豆素
    聶榮海
    1990(3).
    [摘要](810)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以前從九里香屬植物中分離到七個香豆素類化合物,本文報道從九里香的葉中分到兩個新的香豆素類,分別命名為過氧九里香醇(peroxymurraol)和九里香酮醇異戊酸酯(paniculonol isovalerate) 采自名古屋東山動植物園栽培的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的新鮮葉,用丙酮提取。丙酮提取物經(jīng)硅膠柱層析,用苯洗脫,然后用制備型的硅膠薄層層析(PTLC)反復(fù)精
    16  從歐洲夾竹桃葉中分出新的五環(huán)三萜化合物
    宋輝
    1990(3).
    [摘要](735) [HTML](0) [PDF 0.00 Byte](88)
    摘要:
    歐洲夾竹桃(Nerium deander L.)的各部分對治療麻風(fēng)病、各種腫脹、眼疾以及皮膚等疾病有效。其葉尚具有強心和抗菌作用,將未經(jīng)粉碎的新鮮葉用甲醇滲漉提取,除去甲醇后,將殘渣處理成酸性部分和中性部分。中性部分溶于甲醇,再繼續(xù)以己烷及己烷-苯(1:1)提取。從甲醇部分所得的殘渣加苯減壓濃縮得到黃色粉末,經(jīng)制備型TLC,用
    17  王不留行中的一種五取代呫噸酮
    1990(3).
    [摘要](783) [HTML](0) [PDF 0.00 Byte](112)
    摘要:
    肥皂草屬(Saponaria)和王不留行屬(Vaccaria)的多種植物具有馳名的鎮(zhèn)痛、抗肉芽和抗腫瘤活性,并在亞美尼亞醫(yī)藥中廣泛應(yīng)用。其中之一的王不留行(Saponariavaccaria,即Vaccaria segetalis)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為巴基斯坦北部田地中的一種野草,在蘇聯(lián)亦有廣泛的分布。它們因具有發(fā)汗、催吐和輕瀉作用而聞名、在當(dāng)?shù)蒯t(yī)藥系統(tǒng)中用于治療黃膽、風(fēng)濕、肝疹(hepatic eruption)
    18  白芷中的聯(lián)菲化合物
    江瀾
    1990(3).
    [摘要](761)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白芷(Bletilla striata Reichb. fil)的塊莖用于治療肺出血和肺結(jié)核。在前文中,作者報道了從白芷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得到的五個抗菌新化合物(兩個二氫菲和三個聯(lián)芐)的結(jié)構(gòu)測定。從乙酸乙酯提取物的進一步研究中分離到三個新聯(lián)菲化合物即白芷聯(lián)菲A~C(blestriarencs A~C),以及已知化合物山藥素Ⅲ(batatasinⅢ)和3′-O-甲基山藥素Ⅲ(3′-O-methyl batatasinⅢ)。本文報道這三個新化合物的分離及光譜測定結(jié)構(gòu)。
    19  人參根培養(yǎng)物使酚類化合物糖基化
    伊惠賢
    1990(3).
    [摘要](787) [HTML](0) [PDF 0.00 Byte](101)
    摘要:
    用細胞懸浮培養(yǎng)進行生物轉(zhuǎn)化是對有治療活性的化合物結(jié)構(gòu)改造的一種重要手段。已經(jīng)完成了大量的用植物細胞培養(yǎng)進行生物轉(zhuǎn)化的研究。植物培養(yǎng)細胞具有能使酚類化合物轉(zhuǎn)化為其葡萄糖甙或龍膽二糖甙的能力。植物培養(yǎng)細胞對于小分子量的和少數(shù)取代基(如羥基)的化合物具有轉(zhuǎn)葡萄糖作用的
    20  大戟醇的降壓活性
    汪捷
    1990(3).
    [摘要](913)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大戟醇為無色的結(jié)晶化合物,是從大戟屬植物Euphorbia acaulis Roxb,分離得到的達瑪烷三萜類化合物,即8,24-雙烯-3β-大戟醇,mp 116℃,〔α〕_D+32°(1%CHCl_3),在該植物中含量為1%。已有報道本植物的正己烷提取物有抗炎活性,當(dāng)大戟醇靜脈和腹膜內(nèi)給藥有顯示抗炎活性時均表現(xiàn)有明顯降壓活性。
    21  銀杏的超氧離子清除作用和其超氧歧化酶活性
    史玉俊
    1990(3).
    [摘要](709) [HTML](0) [PDF 0.00 Byte](93)
    摘要:
    銀杏提取液中所含的成分已被確認有二個主要部分,一為黃酮類的甙元,約占總提取取物的24%。其中五經(jīng)黃酮和4',5,7三經(jīng)黃酮醉香豆酞鼠李糖貳約占2%。另一類
    22  藍藻細菌提取物和β-胡蘿卜素激活抗口腔癌細胞系的抗腫瘤宿主反應(yīng)
    1990(3).
    [摘要](872)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實驗研究了植入倉鼠頰腔的口腔癌細胞系的消退。用注射法將癌細胞植入年老倉鼠的頰腔,使腫瘤在實驗動物非免疫抑制的狀況下迅速生長,其口腔癌的蔓延與人類老年患者通常發(fā)生的口腔癌非常類似。這一動物模型被用于研究局部注射胡羅卜素類β-胡蘿卜素和含有β-胡蘿卜素及其它胡蘿卜素類成分的藍藻細菌(Cyanobacteria)提取物所
    23  大棗的若干生物學(xué)活性與毒性評價
    周和平
    1990(3).
    [摘要](871) [HTML](0) [PDF 0.00 Byte](111)
    摘要:
    鼠李科棗屬植物通常生長于熱帶和亞熱帶國家,其不同部位具有多種療效。阿拉伯系醫(yī)學(xué)用某些棗屬植物果實治療發(fā)熱、外傷、潰瘍、在炎癥情況下作為血的純化劑,并用于哮喘和眼疾,種子則作為滋補藥。中醫(yī)用其種子治療體弱失眠。大棗(Zizyphus sativaGaertn或者Z. jujuba Mill.)的化學(xué)成分已被研究,在分離得到的化學(xué)成分中,歐鼠李葉堿
    24  槐的抗止血成分
    張光華
    1990(3).
    [摘要](769)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作者在前報中對止血中藥的止血成分作了化學(xué)闡述并表明,在研究中藥槐(Sophorajaponica L.)芽中槲皮素的止血作用時,還發(fā)現(xiàn)某種抗止血成分,本文就該成分加以鑒別。曾報道從槐(烘烤的與未烘烤的)水提物和活性部分1中分出止血成分槲皮素、利用該途經(jīng),將活性部分I溶于50ml甲醇中,以Sephadex LH-20凝膠過濾,甲醇洗脫,得黃棕色膠狀物,(活性部分Ⅱ),繼以硅膠層析,氯仿-甲醇-水(65:35:10)下層洗脫,再經(jīng)凝膠過濾和重結(jié)晶,得一淺黃色針晶,NMR,IR,UV和MS檢測為異鼠李黃素(isorhamnetin)
    25  木酚素A對小白鼠免疫肝損傷的療效
    黃正明
    1990(3).
    [摘要](637)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木酚素A(gomisin ATJN-101)是從五味子果中分離出來的一種化合物。其化學(xué)名為[(+)(6s,7s,R-聯(lián)芳)-6,7-二甲基-10,11-亞甲二氧基-1,2,3,12-四甲氧基-5,6,7,8-
    26  豬毛菜地上部分提取物的肝臟保護性
    1990(3).
    [摘要](935) [HTML](0) [PDF 0.00 Byte](100)
    摘要:
    本文報道豬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地上部分提取物(I)在大白鼠四氯化碳肝炎模型的肝臟保護作用,并與已知肝臟保護藥
    27  刺槐花蕾的冷凍干燥品對腎病理動物的治療作用
    陳昌柏
    1990(3).
    [摘要](824) [HTML](0) [PDF 0.00 Byte](105)
    摘要:
    醫(yī)療上十分需要降血氮藥物,在蘇聯(lián)曾推薦刺槐甙■作為降血氮藥物。它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1975年批準生產(chǎn),由于原料原因至今未生產(chǎn)。刺槐廣泛分布于蘇聯(lián)南部,其花蕾和花序含刺槐甙。從基輔郊區(qū)采集的刺槐花蕾制得的冷凍干燥品暫命名為
    28  Julifloricine的抗微生物活性
    蔡親福
    1990(3).
    [摘要](720)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牧豆樹(Prosopis juliflora)是廣泛生長在巴基斯坦的一種灌木(編者注:我國臺灣、廣東、海南有栽培)。其葉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其果含有patulitrine,顯示抗肺癌的強活性。其葉分離出的主要生物堿是juliflorine、julifloricine和julifloridine。julifloricine是juliflorine的異構(gòu)體,在體外抗40種微生物,包括31種細菌、2種念珠菌、5種皮膚真菌和2種病毒。它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明顯的抑制
    29  九層塔葉中精油的藥理篩選
    江瀾
    1990(3).
    [摘要](946)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九層塔(Ocimum sanctum)是一種全印度生長的小灌木。本植物的不同部分通常用于民間醫(yī)藥。這里報道九層塔精油的局部麻醉、鎮(zhèn)痛、抗驚厥和解熱活性。九層塔樹葉于十月份采集,陰干,水蒸汽蒸餾,得精油0.75%。此油與吐溫80和蒸餾水制成口服混懸液。對照組動物只用吐溫80混懸劑。
    30  槍刀藥葉子中的保肝成分
    1990(3).
    [摘要](845) [HTML](0) [PDF 0.00 Byte](111)
    摘要:
    盧旺達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用三花槍刀藥(Hypoestes triflora)(簡稱HT)的葉子治療肝炎、皮膚病、蟲病。本文報道其提取物的保肝作用。對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影響小鼠ip 40mg/kg戊巴比妥鈉,以翻正反射開始消失和開始恢復(fù)之間的時間作為睡眠時間。單獨使用戊巴比妥鈉,小鼠睡眠時間為24.9±0.9min(N=10)。口服2wA/kg四氯化碳后第三天,測得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
    31  巴豆種子油中的腸刺激成分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1990(3).
    [摘要](671)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大戟科巴豆屬植物Croton penduliflorusHutch。(CP)廣泛分布于尼日利亞南部,種子經(jīng)烘烤,磨碎可作催瀉用,其種子油有促泄、加強胃排空和刺激平滑肌,骨骼肌收縮的作用。此外,一些藥理實驗表明,CP種子油能夠影響循環(huán)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本文報道由CP種子油分離所得的白色結(jié)晶(含有軟脂酸、硬脂酸、花生油酸)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32  草藥制劑“JOSHINA”對在體和離體豚鼠的氣管舒張作用
    1990(3).
    [摘要](741) [HTML](0) [PDF 0.00 Byte](91)
    摘要:
    一種印度草藥制劑“Joshina”對于咳嗽、感冒和卡它綜合征有效且無副作用,它由下列七種植物的濃縮水提物組成。植物名稱藥用部水提物位(干) 含量(g)香堇菜(viola odorata L) 花 1.1具苞驢臭草(Onosrna bracteatum w.)種子 1.5藥蜀葵(Althaea officinalis L. ) 種子 1.1圓葉錦葵(Malva rotundifolia L.) 種子 1.5洋甘草(Glycyrrhiaza glabra L.) 根莖 1.67棗(Zizypous vulgaris L) 果 1.1寬葉破布木(Cordia latifolia Roxb) 果 3.0 據(jù)報道,其中圓葉錦葵有潤滑,抗真菌、抗病毒、治療支氣管炎和鎮(zhèn)咳的作用;香堇菜和具苞驢臭草也有潤滑作用;洋甘草有祛痰和緩解支氣管炎癥的作用,從洋甘草提得的
    33  茵陳蒿芽的提取物及活性成分的血管舒張作用
    1990(3).
    [摘要](773) [HTML](0) [PDF 0.00 Byte](99)
    摘要:
    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的芽作為一種中藥,由于它有利膽、利尿、消炎和解熱作用而用于治療黃疽、肝炎和膽囊炎。作者曾報道該類植物及其活性成分的止痛和消炎作用。本文報道其對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提取和分離茵陳蒿的芽在冷甲醇或丙酮中浸泡3d,減壓除去溶劑。甲醇提取物得率為32%、丙酮提取物得率為19%。丙酮提取物繼后用SiO_2柱層析分離得6個部分(得率分別為(1)12%;(2),15%;(3),8%;(4),
    34  塞內(nèi)加爾一些藥用植物對離體豚鼠回腸的作用
    馮建林
    1990(3).
    [摘要](800) [HTML](0) [PDF 0.00 Byte](111)
    摘要:
    傳統(tǒng)塞內(nèi)加爾藥典收載了600多種土著植物。作者繼對非州傳統(tǒng)藥用植物的研究之后,從該藥典中選擇了下列4種藥用植物考察其對離體平滑肌的作用。 1、疏花非州紅豆樹(Afrormosia laxifloraH.)(簡稱AL)的葉。 2、粘破布木(Cordia myxa L.)(CM)的葉 3、馬纓丹(Lathna camara L.)(LC)的葉 4、幾內(nèi)亞山黃麻(Trema guineense F.)(TG)的葉和樹皮。總水提物:50g干粉加500ml蒸鎦水,溫火煮沸60min,然后過濾,凍干、得總水提物(T)。其中了G和LC得率為15%、AL為
    35  胡椒薄荷水中香精油的定量測定
    張哲絨
    1990(3).
    [摘要](1055) [HTML](0) [PDF 0.00 Byte](547)
    摘要:
    胡椒薄荷水的質(zhì)量按藥典《說明》、《真實性》、《重金屬》、《灼燒殘渣》條文測定。但是
    36  淫羊藿屬植物中黃酮醇甙的季節(jié)變化
    尚武
    1990(3).
    [摘要](770) [HTML](0) [PDF 0.00 Byte](101)
    摘要:
    淫羊藿作為強腎益精的補養(yǎng)藥,在《中國藥典》中收載了3個品種,包括淫羊藿(Epimedium brericornum N.),箭葉淫羊藿(E.saqittatum)和朝鮮淫羊藿(E.koreanumN.)。作者在前文中進行了淫羊藿屬植物成分的研究,并從箭葉淫羊藿的葉和地下部分分離到新的黃酮醇甙。該成分遇光、熱時易分解。故又從淫羊藿的采集時間與活性成分變化的關(guān)系進行了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在淫羊藿中黃酮醇甙的總含量比其它2種稍高,并在
    37  人參中β—淀粉酶的精制和性質(zhì)
    郭建
    1990(3).
    [摘要](795)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β-淀粉酶廣泛分布于植物中,已從幾種植物的組織中分離出來并精制,如大豆、大麥、蘿卜、芋根及甘薯。但未見關(guān)于已經(jīng)生產(chǎn)和貯存了很久的生藥如人參中的β-淀粉酶的報告。本文作者從人參中首次分離和精制出了β-淀粉酶,并研究了這種酶的性質(zhì)和氨基酸組成。人參β-淀粉酶的提取和精制:40g日本藥典品人參(Panax ginseng)粉末用200ml/20mmol/L醋酸鹽緩沖液(pH5.0)室溫提取1h,粗提物在4℃,以3000r/min離心
    38  阿江欖仁樹對缺血性心臟病的療效
    黃春蕾
    1990(3).
    [摘要](910) [HTML](0) [PDF 0.00 Byte](100)
    摘要:
    印度古方曾記載草藥阿江欖仁樹(Terminalia arjuna)有強心和利尿作用,但未就其對缺血性心臟病的療效進行過詳細的臨床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阿江欖仁樹對缺血性心臟病的治療作用。按照聯(lián)合國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心臟學(xué)聯(lián)合會的標(biāo)準,隨意挑選了30名年齡在30-70歲之間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平均年齡51.6歲(S.D±12.2)。男性21人,女性9人。患者均有心絞痛,或為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為心絞痛伴有陳舊性透壁性梗塞,
    39  日本最近上市的漢方新制劑
    陳蕙芳
    1990(3).
    [摘要](816) [HTML](0) [PDF 0.00 Byte](100)
    摘要:
    日本和漢藥源于我國中藥,近年來其漢方制劑的劑型、品種不斷增加,質(zhì)量日益提高。為使國內(nèi)醫(yī)藥界了解日本漢方制劑生產(chǎn)應(yīng)用情況,本刊將定期介紹這方面的材料。
    40  長春花二聚物的制備
    1990(3).
    [摘要](681) [HTML](0) [PDF 0.00 Byte](97)
    摘要:
    含有下示結(jié)構(gòu)的長春花二聚物,(1)式中X為(Ⅱ);R_1,R_2為H或OH時,另一為E_t;R_3為H;或R_2與R_3合為α-環(huán)氧化物,R_1為E_t;R_4為CHO??蓪_4為Me的母體化合物在四氫呋喃中以含水鉻酸鹽硫酸溶液在-50℃以下反應(yīng)即得。本工藝也包括在低溫下以鉻酸鹽和硫酸氧化長春堿得到長春新堿。本法收率高、副產(chǎn)物少。
    41  含縮合鞣質(zhì)的制劑可消除活性氧自由基
    1990(3).
    [摘要](765)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本制劑的有效成分為縮合鞣質(zhì)(-)表兒茶精3-氧-棓酸鹽,(-)表棓兒茶乙茶素3-氧-棓酸鹽,原矢車菊甙元B-2,3,3′-二-氧-棓酸鹽;原矢車菊甙元C-1,3,3′,3″-三-氧-棓酸鹽和柿子鞣質(zhì);(-)表兒茶精或(-)表棓兒茶素,原矢車菊甙元B-2;原矢車菊甙元B-5和原矢車菊甙元C-1。
    42  可改善局部缺血性神經(jīng)細胞疾病的植物藥制劑
    1990(3).
    [摘要](640)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一種植物藥制劑含有柴胡根,芍藥根,半夏塊莖,肉桂皮。棗,黃芩根,人參根,甘草根,姜,它可改善局部缺血性神經(jīng)細胞的疾病,特別適用于老年癡呆癥。在柴胡根(7g),芍藥根(6g),半夏塊莖
    43  含委陵菜屬植物提取物的醛糖還原酶抑制劑可治療糖尿病
    冰華
    1990(3).
    [摘要](1292) [HTML](0) [PDF 0.00 Byte](100)
    摘要:
    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的活性成分是委陵菜屬植物的水或親水性有機溶媒提取物。所用的委陵菜屬植物,包括白亮委陵菜(Potenlilla candicans),金黃色委陵菜(P.aureaLin),委陵菜(P.chinensis Set.),三葉委陵菜(P.freyniana Borum)和P.tormentilla Schrk。以水或含水有機溶媒在室溫或約80—100℃提取該植物全草或根。提取物具有抑制醛糖還原酶的作用,可用來預(yù)防或治療糖尿病并發(fā)癥。
    44  一個具有長效抗瘧作用的藥物
    1990(3).
    [摘要](691) [HTML](0) [PDF 0.00 Byte](103)
    摘要:
    Hoffmann-Ld Roche公司最近在Basle召開的一次題為“抗感染藥物領(lǐng)域內(nèi)的新產(chǎn)品開發(fā)”年會上首次報道該公司的一個名為Ro-42-1611的新的二環(huán)類過氧化物具有長效的抗瘧活性,該化合物是從中藥番荔枝科植物鉤狀鷹爪花(Artabotrys uncinatus)中分得的倍半萜類過氧化物即有抗瘧作用的鷹爪素
    45  西亞紫荊提取物的抗放作用
    陳蕙芳
    1990(3).
    [摘要](770) [HTML](0) [PDF 0.00 Byte](93)
    摘要:
    西亞紫荊(Cerxis siliquastrum)樹的粉碎根、莖、皮、葉的提取物制成片劑或膠囊。能預(yù)防和治療放射性污染引起的疾病;它能加速放射性物質(zhì)排出體外。也可用于無生命物
    46  銀杏提取物的藥用
    1990(3).
    [摘要](935)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干銀杏葉提取物或銀杏葉的銀杏苦內(nèi)酯類(ginkgolides)可用于抗炎。該提取物或銀杏苦內(nèi)酯類主要用于燒傷、曬傷、燙傷、放射傷、凍瘡、休克、膿毒病、胰腺炎、止血綜合征等的急救。它們能抑制
    47  治療慢性肝炎的甘草素制劑
    1990(3).
    [摘要](834) [HTML](0) [PDF 0.00 Byte](90)
    摘要:
    在液體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甘草屬(Glycyrrhiza)植物,從其根和莖部得甘草素并制成制劑。甘草屬植物尤指洋甘草(G.glabra L)、甘草、脹果甘草(G.inflataBatal)或小鱗片甘草。培養(yǎng)基為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的、沙培養(yǎng)的或褐塊石棉培養(yǎng)的無土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液的pH值為5.0—10.0,溫度為5—50℃。
    48  治療齲齒和牙周炎的成分
    王潔
    1990(3).
    [摘要](763) [HTML](0) [PDF 0.00 Byte](96)
    摘要:
    在室溫下用水或乙醇提取分離普洱茶可得含有多酚的成分。它們與其它賦形劑,如乳糖、淀粉、硬脂酸鎂等可制成口服制劑(液體、固體、半固體)如牙膏、含漱劑、片劑、酊劑、口香糖等。
    49  一種安全、有效治療非淋巴性白血病的植物有效成分復(fù)方
    陳申
    1990(3).
    [摘要](670) [HTML](0) [PDF 0.00 Byte](92)
    摘要:
    本品由三尖杉酯堿(harringtonine)、高三尖杉酯堿(homoharringtonine)、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人參皂甙(ginsenoside)和茴香腦(anethole)組成。將木犀科植物女貞(Ligustrum lucidumAit.),葫蘆科植物小蛇蓮(Hemsleya amabilisDiels)或龍膽科植物青葉膽(Sweritia
    50  日拉漢藥用植物和生藥詞匯(連載三)
    李海生 沈國興 江紀武
    1990(3).
    [摘要](953) [HTML](0) [PDF 0.00 Byte](88)
    摘要:
    才少J卜7 Inulab”tannieaL·var·Japonica Kitam.旋復(fù)花才少,Atraetylis戶ponicaK‘dz.ex.l屯孟tam. 東蒼術(shù)才夕夢Dry叩teris er~r壇zoma Na知i粗莖 鱗毛旅(綿馬鱗毛旅》 才少少科AsPidiaceae鱗毛旅科 才夕口丫八少Mi抽城15 jalaPaL縈茉莉(白 粉花) 才yz《個7少丫Masla chineno Maxim·石 香籍 才夕牛二夕少夕panax幣 nsengc·^·Mey· 人參 才卜牛1)兮巾Hype吮:ume二etum Thunb小 連翹,才卜軍l)丫今Hy「。行ei oroeti H.弟切草才卜習(xí)二夕Pa州nia,iliosaJ二白花敗苦才卜二日干牛人rt吧mi翻畫Japonica丁bunb.牡篙才于干定xanthiu…
    51  長春新堿生產(chǎn)的新工藝
    陳蕙芳
    1990(3).
    [摘要](955) [HTML](0) [PDF 0.00 Byte](98)
    摘要:
    在20~40℃下,以酸性的亞鐵鹽-過氧化氫混合物氧化長春堿硫酸鹽溶液,然后將混合物調(diào)至強堿性,從混合物中提取長春新堿。所用的亞鐵鹽可以是過氯酸亞鐵與過氧化氫的醋酸溶液,溶劑最好是對Fe有低配位
    52  粟中的一種新黃酮甙
    1990(3).
    [摘要](638) [HTML](0) [PDF 0.00 Byte](84)
    摘要:
    粟(Setaria italia)廣泛分布于印度、中國、日本、南非及歐洲等地,歷來認為有醫(yī)用價值。但其中的有效成分從未被研究過。本文用印度產(chǎn)的粟葉,干燥后用甲醇萃取,在硅膠柱上展開,用氯仿-甲醇(9:1)洗脫。脫附液再在制備薄層(苯-甲醇-醋酸=45:14:6)上分離到一新的甙類物。在甲醇中重結(jié)晶得黃色帶光澤的針狀結(jié)晶,mp>300℃。
    53  植物中的生物活性多糖
    Sriv. R 伊惠賢
    1990(3):109-112.
    [摘要](981)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評述了1977年1月至1988年12月間從自然界分離出的生物活性多糖。除生物活性外,還討論了用于它們的分離,純化和結(jié)構(gòu)測定的現(xiàn)代技術(shù)。

    當(dāng)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過刊瀏覽

    年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